Skip to main content
. 2018 Dec 25;20(12):1008–1014.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8.12.006

1.

6名EPC发作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病例编号 病因 EEG背景活动 EEG间期放电 EPC部位及持续时间 EPC以外癫癎发作 头颅MRI 头颅PET/CT 特殊检查
1 Rasmussen脑炎 背景枕区节律不对称:左侧慢于右侧。 左半球慢波、棘慢波持续性发放。 右侧颜面、口角、上肢以及下肢。持续5个月。 局灶性发作(简单运动、植物神经症状、自动症、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左侧颞叶、左侧海马及杏仁核区异常信号。 左侧额叶、颞叶、部分顶叶、基底节区和丘脑以及右侧小脑FDG代谢异常增高。 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术后病理:胶质细胞增生,局灶神经元变性坏死,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3(+)。
2 Rasmussen脑炎 背景枕区节律不对称:右侧慢于左侧。 右侧后头部δ波连续发放,右侧Rolandic区大量尖波、尖慢波发放。 左侧头部、口角、肢体。持续数月。 局灶性发作,伴意识障碍。 右侧额颞顶叶、丘脑异常信号,右侧基底节萎缩。 右侧部分颞叶(包括海马)FDG代谢异常增高;右侧额叶、顶叶、枕叶、大部分颞叶、小脑、基底节及右侧丘脑FDG代谢减低,右侧颞叶皮质、右侧基底节区萎缩。 血清寡克隆带阳性。
3 Alpers综合征 背景弥漫性δ波(左半球波幅高)及低波幅段交替。 多灶性尖棘波、尖慢波发放 双侧上肢、下肢、手指、眼睑、嘴角。持续存在。 局灶性发作(简单运动)。 右侧额顶枕叶、右侧顶叶及双侧枕叶异常信号,其中左侧枕叶皮层呈层状坏死表现。 / 血乳酸4.5 mmol/L;POLG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2890C > T和c.2890C > T。
4 (左额叶)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 双侧枕区6~9 Hz的混合节律为主,左右大致对称。 左侧额、中央、顶、中线(Fz、Cz)区尖棘波、尖慢波持续性发放,中央、顶区著。 右侧上肢或手指。持续2月。 局灶性发作(不对称强直、意识障碍、植物神经症状)。 左侧额上沟、额中沟增宽,临近皮层增厚。 左侧额上沟及额中沟区FDG代谢异常增高,余双侧额叶上部皮层(侧脑室顶部以上层面)FDG代谢弥漫性减低。 术后病理:(左额叶)符合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5 Angelman综合征、癫癎持续状态、急性脑病 背景枕区节律慢于正常:θ波及δ波。 左侧半球棘慢波持续发放,额极、额、枕、颞区显著,大量广泛性慢波、棘慢波发放,后头部显著。 右侧上肢。持续数天。 分类不明发作、局灶性发作。 双侧额叶,右侧顶、颞、枕叶脑回周围稍长T2,Flair呈稍高信号,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受累,灰质比例增加,白质比例减少,双侧额叶及右侧顶、颞、枕叶脑实质肿胀,脑沟变窄。 / CNV:15q11.2-13.1杂合缺失5.6 Mb。外显子测序及线粒体热点突变检测无异常。
6 结核性脑膜炎,手术后 背景活动慢于正常:δ波为主。 双侧额区大量慢波、尖慢波阵发或连续发放,右侧显著 左侧口角及左手。持续数月。 局灶性强直或痉挛发作。 脑积水、间质性脑水肿、双侧基底节区病变,右侧侧脑室内可见脑室-心房分流术后分流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