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PCs移植治疗脑白质损伤的研究
参考文献 | 发表年份 | 模型 | OPCs来源 | 给予方式 | 给予量(Cell) | 给予时间 | 主要结果 |
Chen等[9] | 2015 | 大鼠早产脑白质损伤 | 鼠源性胚胎干细胞 | 侧脑室注射 | 2×105 | 造模后2 h | 髓鞘形成增加,神经元凋亡减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 |
吴成君等[29] | 2017 | 大鼠早产脑白质损伤 | 人胚胎来源的神经干细胞 | 侧脑室/脑白质注射 | 3×105 | 造模后14 d | 髓鞘厚度增加,白质损伤程度减轻 |
Webber等[33] | 2009 | 大鼠早产脑白质损伤 | 大鼠脑组织 | 侧脑室注射 | 8×104 | 造模后6 h | 神经元及OLs的丢失减少 |
Wang等[34] | 2013 | 小鼠先天性脑白质发育不良 | 人源性诱导型多功能干细胞 | 胼胝体注射 | 1×105 | 出生时 | 分化形成髓鞘及星型胶质细胞,延长生存时间 |
Xu等[36] | 2015 | 大鼠创伤性轴突伤 | 人源性胚胎干细胞 | 皮层注射 | 2×105 | 造模后1周 | OPCs成熟为OLs,促进髓鞘形成 |
Givogri等[37] | 2006 | 小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 小鼠脑组织 | 侧脑室注射 | 1.5×105 | 生后2 d | OPCs迁移到受损脑组织,成熟为OLs,改善学习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