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推荐意见摘要
项目 | 条目 | 推荐意见 | 证据等级 | 推荐强度 |
注:A、B、C、D分别表示高、中、低、极低质量证据, 1、2分别表示强推荐和弱推荐. | ||||
皮肤常规管理 | 沐浴 | ·推荐新生儿第一次沐浴时间推迟至生后24 h之后 | D | 1 |
·推荐首选襁褓式沐浴, 条件不具备时可选用盆浴或擦浴 | C | 1 | ||
臀部护理 | ·推荐采用婴儿专用一次性湿巾替代棉布清洗臀部 | C | 2 | |
·推荐使用含凡士林或氧化锌的护臀膏 | B | 1 | ||
·推荐使用鞣酸软膏防治尿布皮炎 | C | 1 | ||
·推荐采用暴露臀部皮肤方式进行尿布皮炎的护理 | C | 1 | ||
·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药膏预防和治疗尿布皮炎, 仅在局部感染时使用 | D | 2 | ||
脐部护理 | ·不推荐常规使用消毒剂预防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 | B | 2 | |
·推荐暴露新生儿脐带残端, 并保持干燥、清洁 | B | 1 | ||
润肤剂 | ·推荐新生儿使用润肤软膏或润肤油 | B | 2 | |
·推荐新生儿使用不含致敏物质的润肤剂, 涂抹时应轻柔 | D | 2 | ||
消毒剂 | ·推荐使用碘伏消毒皮肤 | D | 1 | |
·推荐使用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 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清洗残留碘伏 | D | 2 | ||
·不推荐使用氯己定或酒精消毒皮肤 | D | 2 | ||
医源性皮肤损伤 | 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 | ·推荐使用医用黏胶前, 采用液体敷料、硅酮敷料、水胶体敷料等皮肤隔离保护屏障 | D | 1 |
·推荐采用无张力性粘贴和水平撕脱的方法移除医用黏胶 | D | 1 | ||
·推荐使用油剂或医用除胶剂辅助移除医用黏胶 | C | 1 | ||
·推荐采用湿性愈合处理皮肤机械性损伤 | D | 1 | ||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 ·推荐皮肤受压部位使用皮肤保护屏障敷料 | B | 1 | |
·推荐固定医疗器械时, 采用避免移位且对皮肤不增加额外压力的固定方法 | D | 1 | ||
·推荐每天两次以上评估医疗器械接触部位和周围的皮肤 | D | 1 | ||
·推荐无创辅助通气时交替使用鼻罩和鼻塞, 用润肤油保护鼻腔黏膜, 用皮肤保护屏障敷料保护受压部位 | B | 1 | ||
·推荐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压力性损伤创面 | C | 2 | ||
·推荐对压力性损伤创面的失活组织或生物膜进行清创 | C | 1 | ||
·不推荐清创损伤创面的结痂, 除非创面出现感染 | D | 1 | ||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 ·推荐药物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并尽量回抽渗漏液 | D | 1 | |
·推荐外用硝酸甘油治疗输液渗漏所致皮肤缺血性损伤 | C | 2 | ||
·推荐使用0.9%氯化钠溶液皮下冲洗或联合透明质酸酶处理严重输液渗漏性损伤 | D | 2 | ||
·推荐使用50%硫酸镁湿敷输液渗漏肿胀部位 | C | 1 | ||
·推荐使用局部减压处理严重输液渗漏所致组织肿胀 | C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