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4.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NF1 patients
NF1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临床特征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评估方案
Evaluation scheme |
治疗原则
Treatment principle |
|
CALMs、雀斑 | 皮肤体检 | 无治疗需要 | |
如出现非典型CALMs,可咨询相关专科如皮肤科或神经科专家 | 对于引致美容困扰的斑点,可选择皮肤遮瑕相关技术
|
||
皮肤型神经纤维瘤 | 皮肤体检 | 治疗仅建议于严重病例 | |
可转介到整复外科及皮肤科医师 | 一线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及二氧化碳激光消融
电流干燥术用于数量繁多的神经纤维瘤 其他选项包括激光光凝术及射频消融术 |
||
pNF
|
全身磁共振用于识别肿瘤,评估肿瘤的局部范围,及评估全身的肿瘤负担
18F-FDGPET/CT用于检测肿瘤恶性转化 |
一线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巨大纤维瘤(瘤体面积>100 cm2)或较大范围的瘤体切除宜采用术前血管造影栓塞营养动脉,减少术中大出血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儿童pNF患者的药物:司美替尼,中国Ⅰ期临床试验进行中。 临床药物试验 : -部分缓解率较高:司美替尼 -其他:甲磺酸伊马替尼、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b ; TQ-3234;HL-085;AL2846;FCN-159 |
|
MPNST
|
建议采用整复外科、神经外科、软组织肿瘤科、骨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诊疗模式
18F-FDGPET/CT用于检测肿瘤恶性转化 MRI用于MPNST筛查 建议每3个月随访2次,持续3年,之后2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 |
最佳方案为完全手术切除伴肿瘤边缘切除(3 cm 为佳)
放疗能提供局部的肿瘤控制 姑息性放疗用于不能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 药物治疗包括常用于肉瘤治疗的药物,如阿霉素、小梁替丁、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和帕唑帕尼 阿霉素-异环磷酰胺联合用药方案疗效颇佳 不能完整切除:减瘤切除后应该瘤床进行放疗 临床药物试验: - TQ-3234;AL2846 |
|
OPG
|
建议儿童眼科随访至13岁 | 少数有显著OPG瘤体生长及进展性视力丧失的NF1患者需要接受治疗
一线治疗为化疗:长春新碱和卡铂的联合用药 其他化疗选择:卡铂单独用药或卡铂联合以下选择用药(长春花碱、伊立替康、阿瓦斯丁) 临床药物试验:司美替尼、贝伐单抗单用或联合伊立替康 |
|
骨骼异常
|
放射学评估
转诊至骨科专家 每年行脊柱检查 |
长骨发育不良应多补充维生素D
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弯者需要早期积极的矫正手术 蝶骨翼发育不良者需接受多学科团队的手术治疗 |
|
乳腺癌
|
应从30岁开始每年1次乳腺X线钼靶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其他乳腺癌风险等位基因 |
根据患者相关家族病史,判断是否需要行乳房切除术以降低患癌风险 | |
嗜铬细胞瘤
|
CT、MRI、FDOPA-PET用于定位
测定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 如血浆检测结果不明确,应行24 h 尿液儿茶酚胺和甲氧基肾上腺素检测 |
||
高血压和血管病变 | 磁共振血管造影是评估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
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采用螺旋CT和CT血管造影 其他检测包括血清肌酐和电解质、血浆肾素和尿液分析 建议同时筛查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以排除嗜铬细胞瘤 |
治疗NF1相关高血压应根据具体病因量身定制 | |
胃肠道间质瘤
|
一般无KIT和PDGFRA的突变 | 治疗方案主要为完全手术切除
对伊马替尼反应欠佳 舒尼替尼对肿瘤转移也有一定效用 |
|
神经科评估
|
应对NF1儿童患者在生命早期行神经和心理筛查以评估及监测他们的发育进程
癫痫发作后,应进行系统性神经影像检查,以明确病变源头 |
如考虑患者有精神运动或语言发育的发展迟缓,应作相关转介以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 |
发育问题 | 执行能力和注意力常受影响的患者,应行神经心理测试以识别其所面对的各种特殊困难 | 发音困难患者需接受语言治疗以纠正发音问题
社交困难患者可考虑转介至心理治疗以缓解社交焦虑和应对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