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logoLink to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 2021 Mar 20;52(2):202–206.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12182/20210160506

腺病毒55型对人肠道细胞感染性的实验研究

Infectivity of Human Adenovirus Type 55 to Human Intestinal Cells

怡蓓 何 1,2, 文博 王 3, 宗海 胡 2, 杰 熊 2, 媛 刘 2,*
PMCID: PMC10408930  PMID: 33829692

Abstract

目的

明确腺病毒55型(HAdV-55)对人肠道细胞的感染性。

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以HAdV-3、7、14和55感染,免疫荧光法检测感染细胞内病毒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内和上清中病毒DNA水平,采用腺病毒敏感细胞株HEp-2感染实验检测Caco-2细胞上清中感染性病毒颗粒水平。

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感染48 h后,Caco-2细胞内HAdV-55病毒蛋白表达为阳性。HAdV-3、7、14、55在Caco-2细胞内均能持续复制和增殖,感染细胞内和上清中病毒DNA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并且HAdV-55病毒DNA水平明显高于HAdV-3、7和14型。Caco-2上清中HAdV-55感染性病毒颗粒高于HAdV-3、7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低剂量病毒〔1×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感染Caco-2细胞,HAdV-55感染孔细胞病变效应(CPE)比HAdV-3、7和14感染孔细胞显著。

结论

人呼吸道病毒HAdV-55对肠道细胞易感,感染水平高于其他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腺病毒3、7和14型。

Keywords: 呼吸道病毒, 腺病毒55型, 肠道细胞, 感染性, 致细胞病变效应


腺病毒是引起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的腺病毒分为A~G 7个血清学组。人腺病毒(HAdV)目前已发现有100多个亚型别( http://hadvwg.gmu.edu/),HAdV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烧、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炎和结膜炎,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弥漫性感染、出血性膀胱炎、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死亡[1-2]。在我国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腺病毒主要有3、7、11、14、55型等,引起肠道感染的主要有40和41型,但也有HAdV-3、7等其他型别腺病毒引起腹泻的报道[3-4]

腺病毒55型(HAdV-55)由HAdV-11和14型重组而来[5]。自2006年首次报道以来,HAdV-55感染在我国时有发生,目前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分离出HAdV-55病毒[6]。2016−2019年,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等地区的军营中每年都有HAdV-55感染病例的发生,规模较大时可引起数百名士兵的感染[7-8]。最近流行的HAdV-55毒株具有高度的基因组同源性,但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感染性和传播性的基因突变[9]。我们前期对四川、西藏等地分离培养的毒株基因序列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发现HAdV-55基因序列相对稳定,在十几年的流行期间仅发生了个别位点的基因突变[8,10]。HAdV-55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约半数患者可发展为肺炎[11],2019年报道了中国安徽一宗HAdV-55引起的致命性急性呼吸道家庭聚集感染病例,其中一位55岁的感染者死亡[12]。目前尚未见HAdV-55引起腹泻的临床报道,也未见HAdV-55对肠道细胞感染性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以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为模型,探讨HAdV-55对肠道细胞的感染性,分析HAdV-55的感染特性,并为开发口服疫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GIBCO胎牛血清(FBS)、DMEM、1640培养基、青/链霉素、AP标记山羊抗小鼠IgG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lexa Fluor 488标记山羊抗小鼠IgG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病毒RNA/DNA提取试剂盒、One Step qRT-PCR Kit (Probe)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引物和探针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腺病毒毒株HAdV-3、7、14、55均分离自感染者咽拭子标本,咽拭子标本均采集自部队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采用细胞分离培养法在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进行毒株分离培养,具体方法为:接种HEp-2细胞于24孔板,待细胞密度达到70%,弃去细胞培养基,以PBS洗涤细胞3次,加入含2%FBS的DMEM培养基300 μL及咽拭子标本150 μL,37 ℃、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孵育6 h,更换为500 μL含2%FBS的DMEM培养基,逐日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当75%以上的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上清,利用型特异性引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鉴定,连续培养3代后分装保存,以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对HEp-2细胞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以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病毒拷贝数。所用引物和探针如下(5′-3′),HAdV-3F:GGGAGACAATATTACTAAAGAAGGTTTGC;HAdV-3R:CAACTTGAGGCTCTGGCTGATA;HAdV-3P:FAM-CACTAC“T*”GAAGGAGAAGAAAAGCCCATTTATGCC(T*处标记BHQ1,3′末端磷酸化修饰);HAdV-7F:GAGGAGCCAGATATTGATATGGAATT;HAdV-7R:AATTGACATTTTCCGTGTAAAGCA;HAdV-7P:FAM-AAGCTGCTGACGCTTTTTCGCCTGA-BHQ1;HAdV-14F:GAAAATCATGGTGTGGAAGATGAA;HAdV-14R:CAAGCTTGGTCTCCATTTAACTGA;HAdV-14P:FAM-ACGGCATCGGTCCGCGAACA-BHQ1;HAdV-55F:CGGAGCAGCCAAATCAGAA;HAdV-55R:CATGAGTGTCTGGAGTTTCCAAAT;HAdV-55P:FAM-TGCGGCATCACAGAAAACAAACTTAAGTC-BHQ1。

1.2. 免疫荧光检测(immunofluorescent assay, IFA)抗HAdV-55小鼠血清孵育的Caco-2细胞内HAdV-55病毒蛋白的表达

抗HAdV-55小鼠血清由前期实验获取[13],简要程序为:HAdV-55在0.1%甲醛、60 ℃条件下热灭活12 h,将灭活后的腺病毒毒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按体积比1∶1混合,充分乳化,皮下注射BABL/c小鼠,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1周后采集小鼠血清。

接种Caco-2细胞于96孔板内,接种密度1×104/孔,培养24 h后,每孔加入含HAdV-55的培养基,病毒感染量为1 MOI,6 h后,更换为不含病毒的新鲜培养液。以不感染病毒的细胞培养孔作为对照。48 h后弃去培养上清,PBS洗涤2次,加入甲醇100 μL/孔,−20 ℃固定20 min,PBS洗涤1次,加入3%BSA 100 μL/孔,室温封闭2 h;PBS洗涤1次,加入抗HAdV-55小鼠血清或对照小鼠血清(1∶200稀释)100 μL/孔,室温孵育2 h;PBS洗涤3次,加入Alexa Fluor 488标记山羊抗小鼠IgG(1∶500稀释)100 μL/孔,室温避光孵育1 h;PBS洗涤3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定性观察Caco-2细胞内病毒蛋白的表达(绿色荧光为阳性)。

1.3. 细胞培养与感染

Caco-2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100 μg/mL链霉素和100 U/mL青霉素的1640培养液,于37 ℃、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

接种Caco-2细胞于48孔板内,接种密度0.5×105/孔,于37 ℃、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 h,弃去培养孔内培养基,PBS洗涤细胞3次。每孔加入500 μL 含不同病毒株HAdV-3、7、14、55的2%FBS 1640培养基,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的病毒量(即1 MOI)感染细胞,感染后6 h,更换为不含病毒的新鲜培养液,感染后不同时间点(1 d、3 d、5 d)收集细胞和上清,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DNA水平。

1.4. 荧光定量PCR检测HAdV-55 DNA在细胞内的表达

采用Tiangen病毒RNA/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胞或上清液中的腺病毒DNA,具体操作参照说明书进行。建立HAdV-55 DNA检测的标准曲线,对提取的腺病毒DN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以提取的病毒DNA为模板,采用Tiangen One Step qRT-PCR Kit (Probe)进行病毒DNA检测,反应体系为:模板5 μL、2×RT-qPCR mix 12.5 μL、Taq酶 0.5 μL、上游引物Adv-F 0.5 μL、下游引物Adv-R 0.5 μL、探针Adv-probe 0.5 μL、ddH2O 5.5 μL;反应程序为:预变性 95 ℃ 1 min,变性94 ℃ 5 s、退火55 ℃ 10 s、延伸72 ℃ 15 s,循环40次。所用引物和探针序列如下(5′-3′),Adv-F:CGGAGCAGCCAAATCAGAA;Adv-R:CATGAGTGTCTGGAGTTTCCAAAT;Adv-probe:TGCGGCATCACAGAAAACAAACTTAAGTC。

1.5. 病毒感染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检测

接种Caco-2细胞于48孔板内,接种密度0.5×105/孔,于37 ℃、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 h,弃去培养孔内培养基,PBS洗涤细胞3次。每孔加入500 μL含不同病毒株的2%FBS 1640培养基,病毒感染滴度为100×TCID50和1×TCID50,感染后6 h,更换为不含病毒的新鲜培养液,持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72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6. 细胞上清的感染性检测

按照1.3的方法感染Caco-2细胞,感染后5 d收集细胞上清。接种腺病毒敏感细胞系HEp-2细胞于48孔板内,接种密度0.5×105/孔,于37 ℃、体积分数为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 h。弃去培养孔内培养基,PBS洗涤细胞1次,更换为新鲜培养基,每孔加入20 μL Caco-2细胞上清,6 h后,更换为不含病毒的新鲜培养液,感染48 h收集HEp-2细胞,提取HEp-2细胞内病毒DNA,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DNA水平。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 Inline graphic 表示。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ukey检验,α=0.05。

2. 结果

2.1. HAdV-55感染Caco-2细胞内病毒蛋白的表达

图1所示,HAdV-55感染48 h后Caco-2细胞,经抗HAdV-55小鼠血清孵育后,细胞内病毒蛋白表达为阳性,经对照小鼠血清孵育后,细胞内病毒蛋白表达为阴性。未感染HAdV-55的对照组Caco-2细胞,两种小鼠血清孵育后,细胞内病毒蛋白表达均为阴性。结果提示,HAdV-55成功入侵Caco-2细胞,细胞内有HAdV-55病毒蛋白的表达。

图 1.

图 1

Detection of viral protein in infected cells by immunofluorescence. ×100

免疫荧光检测感染细胞内病毒蛋白的表达。 ×100

2.2. 腺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

图2A可见,HAdV-3、7、14、55在Caco-2细胞内均能持续复制和增殖,细胞内病毒DNA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由图2B所示,感染的Caco-2细胞上清中,病毒DNA水平持续增长。另外,感染细胞内各检测时间点HAdV-55 DNA水平明显高于HAdV-3和HAdV-7,上清中HAdV-55病毒DNA水平在感染后3d和5d明显高于HAdV-3、7和14型。

图 2.

图 2

Detection of viral DNA levels via qPCR (n=3)

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DNA水平(n=3)

A: Viral DNA level in the cell; B: Viral DNA level in the supernatant.

2.3. 感染细胞上清中感染性病毒颗粒检测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aco-2感染后5 d的上清感染的HEp-2细胞内可以检测到腺病毒DNA,说明Caco-2细胞上清中含有感染性病毒颗粒,能够成功感染HEp-2细胞。图3示,Caco-2上清中HAdV-55感染性病毒颗粒高于HAdV-3、7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 3.

图 3

Infectivity of Caco-2 supernatant to HEp-2 cells (n=3)

Caco-2上清对HEp-2细胞的感染性 (n=3)

*P<0.05, vs. HAdV-3, HAdV-7, and HAdV-14.

为进一步明确HAdV-55对Caco-2的感染性是否高于另外三者,我们采用小剂量病毒感染Caco-2,72 h后观察细胞CPE情况。采用100×TCID50的病毒感染Caco-2细胞,HAdV-3、7、14和55均能引起明显的CPE(结果未示)。而采用1×TCID50的病毒感染Caco-2细胞,感染72 h后细胞CPE情况见图4,HAdV-55感染孔出现典型CPE和病毒空斑,HAdV-3、7和14感染孔细胞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图 4.

图 4

CP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1×TCID50 adenovirus on Caco-2 cells. ×100

1×TCID50腺病毒感染Caco-2细胞72 h后的CPE效应。 ×100

3. 讨论

目前腺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物及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消灭病毒而痊愈。腺病毒疫苗是预防腺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目前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进行腺病毒疫苗的相关基础研究[14-15],包括重组多价疫苗的开发,但尚未见临床前研究,说明短时期内国内没有可用的人腺病毒疫苗上市。世界上经批准的腺病毒疫苗只有仅限美军内部使用的口服HAdV-4/HAdV-7疫苗,通过口服途径减毒,能够有效降低部队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率[16]。口服疫苗主要通过诱导肠道黏膜免疫反应,保护机体抵抗病原体的攻击。探讨病毒对肠道细胞的感染性,对其开发为口服疫苗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前期对HAdV-55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灭活的HAdV-55病毒通过皮下注射免疫小鼠能够诱导较高的中和抗体[13],我们也对HAdV-55病毒口服免疫小鼠进行了初步探讨,口服免疫能够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利用免疫小鼠血清进行体外中和实验,对HAdV-55感染HEp-2细胞具有阻断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感染呼吸道的腺病毒可引起肠道系统感染。陈银桥等[17]调查武汉地区2015年5−8月腺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的情况,发现腺病毒阳性率为15.90%(14/88),其病毒株主要为HAdV-41型,占75.14%,此外也有HAdV-7(21.43%)、HAdV-31(14.29%)以及HAdV-3(7.14%)。孙灵利等[3]调查了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7年5岁以下腹泻患儿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64例腺病毒阳性标本中,HAdV-41型为最主要的型别,占70.31%。其次依次为HAdV-31型(6.25%)、HAdV-40型(4.69%)、HAdV-1型(3.13%)、HAdV-5型(3.13%)、HAdV-6型(3.13%)、HAdV-7型(3.13%)、HAdV-2型(1.56%)、HAdV-3型(1.56%)、HAdV-4型(1.56%)和HAdV-61型(1.56%)。陈惠芳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调查了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毒,发现25例腺病毒阳性中,HAdV-41占80%(20/25),为主要流行株,其余为非肠道腺病毒HAdV-7(16%,4/25)和HAdV-5(4%,1/25)[4]。国外也有这方面的相关报道,ÇOLAK等[18]对土耳其5岁以下儿童腺病毒腹泻调查发现,HAdV-41为主要毒株,占64%(16/25),其次分别为HAdV-40(24%,6/25)、HAdV-31(8%,2/25)以及HAdV-7(4%,1/25)。由上述这些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引起腹泻的腺病毒最主要的是HAdV-41型,其他非肠型的呼吸道感染腺病毒,如HAdV-7、HAdV-3等也可引起肠道感染,但尚未见腹泻标本中检测到HAdV-55的报道。

本实验主要观察了HAdV-55对肠道细胞的感染性,结果提示HAdV-55对肠道细胞具有较高的感染性,并且高于HAdV-3、7和14型,但综合国内的研究可以看出,尚未见病毒性腹泻中HAdV-55的报道,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HAdV-55在我国的总体流行率低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所用检测引物的局限性,而将其误归于HAdV-11或14型。但近几年我们通过监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省,HAdV-55感染每年均有发生,而且阳性率高于其他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亚型(HAdV-3、7型等),因此今后仍需加强西部地区病毒性腹泻腺病毒的监测和病毒分型。

另外本研究结果明确了HAdV-55对肠道细胞的易感性,提示其能够诱导肠道黏膜免疫应答,可制作成口服疫苗。但其对肠道细胞的感染性高于HAdV-3、7型等,利用野生型HAdV-55毒株进行口服免疫是否会产生较高的肠道感染副反应等,也是今后研究需要明确的重点问题之一。

Funding Statement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No. 2019YFS0367)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 2018T111157)资助

Contributor Information

怡蓓 何 (Yi-bei HE), Email: 604281719@qq.com.

媛 刘 (Yuan LIU), Email: liuyuan198231@163.com.

References

  • 1.LION T Adenovirus infections in immunocompetent and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Clin Microbiol Rev. 2014;27(3):441–462. doi: 10.1128/CMR.00116-13.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2.LYNCH J, KAJON A Adenovirus: epidemiology, global spread of novel serotypes, and advances i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6;37(4):586–602. doi: 10.1055/s-0036-1584923.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3.孙灵利, 焦洋, 高艳, 等 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7年5岁以下腹泻患儿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32(5):492–495.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8.05.009. [DOI] [Google Scholar]
  • 4.陈惠芳. 2012−2013年广州市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 2014: 25-27.
  • 5.WALSH M, SETO J, JONES M, et al Computational analysis identifies human adenovirus type 55 as a re-emergent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pathogen. J Clin Microbiol. 2010;48(3):991–993. doi: 10.1128/JCM.01694-09.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6.毛乃颖, 朱贞, 雷振强, 等 新型人腺病毒55型在中国10年的持续流行及其基因进化分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32(2):124–129.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8.02.004. [DOI] [Google Scholar]
  • 7.赵瑞臣, 高文文 高原92例成人B组55型腺病毒感染治疗浅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6;30(7):470–471. [Google Scholar]
  • 8.WANG W, LIU Y, ZHOU Y, et al Whole-genome analyses of human adenovirus type 55 emerged in Tibet, Sichuan and Yunnan in China, in 2016. PLoS One. 2017;12:e0189625[2020-01-0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9625.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9625.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9.HANG J, KAJON A E, GRAF P C F, et al Human adenovirus type 55 distribution, regional persistence, and genetic variability. Emerg Infect Dis. 2020;26(7):1497–1505. doi: 10.3201/eid2607.191707.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0.王文博, 古良琪, 刘媛, 等 2018年成都周边部队感染55型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溯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40(24):2211–2216. [Google Scholar]
  • 11.李文刚, 方瑶, 涂波, 等 群体性人55型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14(2):65–70. [Google Scholar]
  • 12.JING S, ZHANG J, CAO M, et al 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human adenovirus type 55 in case of fatal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Emerg Infect Dis. 2019;25(9):1756–1758. doi: 10.3201/eid2509.181937.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3.刘媛, 王文博, 邹自英, 等 灭活人55型腺病毒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评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33(2):131–135. [Google Scholar]
  • 14.LIU T, ZHOU Z, TIAN X, et al A recombinant trivalent vaccine candidate against human adenovirus types 3, 7, and 55. Vaccine. 2018;36(16):2199–2206. doi: 10.1016/j.vaccine.2018.02.050.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5.TIAN X, JIANG Z, FAN Y, et al A tetravalent vaccine comprising hexon-chimeric adenoviruses elicits balanced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human adenovirus types 3, 7, 14 and 55. Antiviral Res. 2018;154:17–25. doi: 10.1016/j.antiviral.2018.04.001.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6.CHOUDHRY A, MATHENA J, ALBANO J,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of adenovirus type 4 and type 7 vaccine live, oral in military recruits. Vaccine. 2016;34(38):4558–4564. doi: 10.1016/j.vaccine.2016.07.033.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7.陈银桥, 向赟, 艾洪武, 等 武汉地区2015年5月至8月腺病毒腹泻婴幼患儿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特征调查.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5:174–175. [Google Scholar]
  • 18.ÇOLAK M, BOZDAYI G, ALTAY A, et al Detec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ation of adenovirus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with diarrhoea. Turk J Med Sci. 2017;47(5):1463–1471. doi: 10.3906/sag-1510-94.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Articles from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