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logoLink to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 2022 May 20;53(3):426–430.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12182/20220560305

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Student Satisfaction Survey of Postgraduate Programs of Clinical Medicine at Regional Medical School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微微 杨 1, 宇潇 王 1, 凯 覃 1,*
PMCID: PMC10409429  PMID: 35642150

Abstract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907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度为81.44%,各维度满意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导师14(12,15)分、课程教学19(17,22)分、管理与服务18(16,23)分、科研环境12(10,1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课程教学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偏回归系数(Β)=0.048, 95%CI :0.002~0.095, P=0.042〕及老师的教学方法(Β=0.041, 95%CI :0.010~0.072, P=0.011),科研环境维度的科研成果产出(Β=0.033,95%CI :0.002~0.064,P=0.038),导师能力维度的导师科研能力(Β=0.035, 95%CI :0.005~0.065, P=0.022)是影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结论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有待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应采取多元化课堂考核方式,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成果产出,持续更新导师科研教学观念。

Keywords: 临床医学, 研究生教育培养,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支撑,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医师队伍后备军的关键环节。临床医学研究生不仅肩负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更是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医学发展水平,在生物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坚力量[1]。据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共有200所医学院校开设临床医学硕博点,其中中央部属院校32所,地方医学院校(含地方独立医学院校和地方综合性大学)168所[2]。从数量和分布来看,地方医学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90%临床医学人才由地方医学院校培养[3]。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明确指示“研究生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4]。本研究以某地方医学院校为例,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某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3055名近五年硕士毕业生和192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按照年级进行分层,以2/5的比例进行抽样,最终抽取了1222名硕士毕业生和77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作为样本。于2020年7–8月采用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式分别对在读研究生和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953份,剔除46份无效问卷(填写时间少于40 s、全部选择同一选项及填写选项与问卷所提供选项不一致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1907份,有效率97.6%。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无偿参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5-8]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研究内容,自编《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选择10名管理学院的学生作为调查员,对调查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以确保调查对象准确理解条目。问卷内容由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满意度两部分构成,满意度条目分为课程教学(6个条目)、科研环境(4个条目)、导师能力(4个条目)、管理与服务(6个条目)4个维度和总体满意度条目共21个条目。为避免问卷选择存在趋向偏差,各条目均采用李克特量表四点计分法,对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及非常满意4个选项分别按“1~4”分赋值,4个维度总分为20~80分,参与者计分越少,满意度越低,反之,计分越多,满意度越高。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其Cronbach α系数为0.973,KMO值为0.972,说明问卷总体的信度和效度较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得分进行检验,结果呈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及以上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907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中女性1228人(64.4%),男性679人(35.6%);在读硕士研究生737人(38.6%),毕业生1170人(61.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323人(69.4%),学术学位研究生584人(30.6%)(表1)。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n =1 907)

变量 例数 构成比/%
性别
 女 1228 64.4
 男 679 35.6
年级
 研一 271 14.2
 研二 250 13.1
 研三 216 11.3
 毕业生 1170 61.4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1323 69.4
 学术学位 584 30.6

2.2.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情况

调查显示,总体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的有575人(30.2%),比较满意的有978人(51.3%),一般满意的有323人(16.9%),不满意的有31人(1.6%),本研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率是81.44%;各维度满意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导师14(12,15)分、课程教学19(17,22)分、管理与服务18(16,23)分、科研环境12(10,14)分。

2.3.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各维度满意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导师能力维度满意度得分在年级、学位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与服务维度满意度得分在年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各维度满意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n=1907,M(P25, P75)〕

项目 n 课程教学 科研环境 导师能力 管理与服务
性别
 男 679 18 (17,22) 12 (10,14) 14 (12,15) 18 (16,23)
 女 1228 19 (17,22) 12 (10,14) 14 (12,15) 18 (16,23)
  Z −0.300 −0.241 −0.102 −0.087
  P 0.764 0.810 0.919 0.931
年级
 研一 271 19 (17,22) 12 (11,14) 13 (12,14) 18 (16,23)
 研二 250 18 (17,22) 12 (10,14) 13 (12,15) 18 (16,23)
 研三 216 18 (17,21) 12 (10,14) 14 (12,15) 18 (16,20)
 毕业生 1170 19 (17,22) 12 (11,14) 14 (12,15) 18 (16,23)
  H 3.095 5.865 17.127 8.696
  P 0.377 0.118 <0.001 0.034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1323 18 (17,22) 12 (10,14) 13 (12,15) 18 (16,23)
 学术学位 584 19 (17,22) 13 (11,14) 14 (12,15) 18 (16,23)
  Z −0.949 −1.902 −2.735 −1.179
  P 0.343 0.057 0.006 0.238

2.4.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各个条目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将性别(男=1,女=2)、年级(研一=1,研二=2,研三=3,毕业生=4)、学位类型(专业学位=1,学术学位=2)人口学变量按照哑变量纳入模型。课程教学(公共课程教学、课程资源、课程考核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学校师资力量、本专业课程设置)、科研环境(学校科研素养培养方式、学校的科研成果产出、学校提供的科研平台、学校策划的学术交流活动)、导师能力(道德素质、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指导能力)、管理与服务(招生环节、学位授予环节、就业环节、学校的社会服务、临床实践、奖助体系),将以上变量按照连续型变量纳入模型。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各维度得分与总体满意度呈正相关(r=0.681~0.934, P<0.001)。采用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进行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的容忍度均>0.1、方差膨胀因子均<5,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共线性。

排除了性别、年级、学位类型的混杂干扰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课程教学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偏回归系数( B)=0.048,95%CI:0.002~0.095,P=0.042〕、老师的教学方法(B=0.041,95%CI:0.010~0.072,P=0.011),科研环境维度的科研成果产出(B=0.033,95%CI:0.002~0.064,P=0.038),导师能力维度的导师科研能力(B=0.035,95%CI:0.005~0.065,P=0.022) 是影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见表3

表 3.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907)

自变量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 t P 95%置信区间
常数 2.678 0.115 23.202 <0.001 2.451~2.904
性别(男)
 女 −0.064 0.035 −0.042 −1.807 0.071 −1.133~0.005
年级(研一)
 研二 −0.091 0.063 −0.042 −1.429 0.153 −0.215~0.034
 研三 0.072 0.066 0.031 1.089 0.276 −0.058~0.201
 毕业生 0.020 0.049 0.013 0.402 0.688 −0.077~0.117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术学位 0.018 0.037 0.011 0.484 0.628 −0.054~0.089
课程教学—课程考核方式 0.048 0.024 0.046 2.033 0.042 0.002~0.095
课程教学—老师的教学方法 0.041 0.016 0.059 2.558 0.011 0.010~0.072
科研环境—科研成果产出 0.033 0.016 0.047 2.073 0.038 0.002~0.064
导师能力—导师科研能力 0.035 0.015 0.052 2.288 0.022 0.005~0.065

3. 讨论

3.1.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有待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率为81.4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双轨合一”项目实施以来,临床医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低于2020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82.7%)[9],其中得分最低的是科研环境,这可能与地方医学院校经费来源单一、教育投入有限、国家和省级支持不足等因素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学位类型的研究生对导师能力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低年级学生的满意度高于高年级学生,原因可能是低年级学生初进学校,对导师能力还未全面了解,对导师的期待值较高,而高年级学生经常与导师沟通科研问题,对导师各方面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能发现导师的一些不足之处,致使满意度较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满意度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因可能是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对导师的要求也不一样,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不仅需要高超的临床技术,也要有科研指导能力,当前专业学位的导师可能存在“重临床轻科研”的问题,致使满意度较低,这一研究结果与其他人一致[10-11]。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对管理与服务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是低年级学生满意度高于高年级,可能原因与研究生自身的经历和观念有关,研一的学生刚入校对不同学习方式、校园环境、硬件设施产生好奇心与兴奋感,因此对各方面制度比较满意。而高年级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有一定了解,与入学前的期望值存在一定落差,致使对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有所下降,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2]

3.2. 影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结果显示,课程教学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 ,科研环境维度的科研成果产出,导师能力维度的导师科研能力是影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课程考核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起正向影响作用,这与课程考核方式、老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越高,则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越高的假设相符。课程考核方式是医学院校根据课程设计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既是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对反馈教学结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参考意义。提示高校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临床医学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关键作用[13]。提示地方医学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摒弃填鸭式教育,结合临床医学学科特点,选择学生既喜欢又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提倡TBL(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法)、CBL(案例导向教学法)、PBL(问题导向教学法)、线上线下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满意度。

学校科研成果的产出既是吸引优质生源的外部条件,又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部因素。本研究的科研成果产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正向影响作用,这符合科研成果产出越多,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越高的假设。提示地方医学院校应进一步挖掘科研资源,在持续加大内部投入基础上,多借助国家和省部级等外部资助,例如利用部(委)省共建、地方项目、教育帮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多种途径搭建科研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完善奖学金制度、导师考核制度等,刺激学生和导师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其专业能力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14]。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与学生交流、指导方式、教学能力、师德师风、专业能力等都是提高研究生能力的关键因素[15]。本研究导师的科研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起正向影响作用,符合导师科研能力越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越高的研究假设。提示研究生导师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持续更新科研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同时地方医学院校要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避免出现断层问题,强化各个学科的专业建设、培养学生的同时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以提升整体师资力量。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本研究调查的近五年毕业生,间隔时间较长,可能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部分条目评价有影响,这可能会对整个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本研究纳入的人口学变量较少,其它人口学变量可能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这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进行探究。

*    *    *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Funding Statement

202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No. J2020092)资助

Contributor Information

微微 杨 (Wei-wei YANG), Email: 18834895495@163.com.

凯 覃 (Kai TAN), Email: tank_ey@163.com.

References

  • 1.南岩东, 金发光 关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1):239. doi: 10.3969/j.issn.1674-098X.2011.11.192. [DOI] [Google Scholar]
  • 2.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网站.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信息与数据平台. (2021-11)[2022-01-14]. https://medudata.bjmu.edu.cn/.
  • 3.管仲军 新时代地方医学院校的办学原则、目标与实践路径探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2):33–39. 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20.02.006. [DOI] [Google Scholar]
  • 4.求是网.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2020-07-29)[2022-01-14]. 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0-07/30/c_1126302536.htm.
  • 5.左满芳, 王璐, 杨展, 等 医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状况调查及对策——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30(2):184–187. [Google Scholar]
  • 6.黎敏仪, 罗艳华, 钟雪怡, 等 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学报. 2021;28(22):6–11. [Google Scholar]
  • 7.张鑫, 黄智, 李欣, 等 临床医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在读研究生视角.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9):127–128. doi: 10.3969/j.issn.1002-1701.2020.09.065. [DOI] [Google Scholar]
  • 8.高媛, 曾云, 张曼菁, 等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并轨”培养模式满意度调查研究.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16(12):1233–1238. doi: 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7.12.010. [DOI] [Google Scholar]
  • 9.周文辉, 黄欢, 牛晶晶, 等 2020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8):28–36. [Google Scholar]
  • 10.朱卓非, 闫德修, 贾登帅, 等 护理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以上海某985高校为例.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8):25–26. doi: 10.3969/j.issn.1002-1701.2021.08.012. [DOI] [Google Scholar]
  • 11.陈秋萍. 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调查研究. 甘肃: 兰州大学, 2021.
  • 12.王潇. 基于学生视角的全日制硕士生教学管理满意度研究——以G大学为例.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13.李彩容,李梦婷 档案学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以湖北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 山西档案. 2021;(1):151–159. [Google Scholar]
  • 14.包水梅, 杨玲 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标准探析——基于高校研究生导师任职标准和岗位职责的政策文本分析. 现代教育管理. 2020;(2):85–93. [Google Scholar]
  • 15.高静, 罗敏, 胡月 导师资本何以影响研究生培育质量: 6城市15所高校的数据. 教育学报. 2018;14(6):97–105. [Google Scholar]

Articles from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