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logoLink to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 2018 Apr;36(2):199–203.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7518/hxkq.2018.02.016

四川省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Investigation on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irst aid knowledge among dentists in Sichuan province

邱 昱 1, 李 媛媛 1, 李 天国 1, 陈 怡歌 1, 孔 静珺 1, 潘 剑 1,
Editor: 李 彩1
PMCID: PMC7030342  PMID: 29779284

Abstract

目的

调查四川省口腔医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口腔临床医生的培训提供建议及参考。

方法

设计急救知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医生基本情况、接受培训情况、急救知识知晓情况、门诊遇到的医疗紧急事件及其急救行为、学习急救知识的途径及态度等。用此问卷对四川省城市医疗机构的283名口腔医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有效问卷245份。1)口腔医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工作科室、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是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2)87.3%的口腔医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但73.5%的口腔医生在遇到门诊紧急情况时只能找其他医生指导,自己协助或帮不上忙。3)工作经验和医学院专门急救课程是学习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

结论

口腔医生应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Keywords: 口腔医生, 急救知识, 认知程度, 影响因素


口腔诊室的高压力环境、患者对牙科治疗的恐惧以及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一些操作,都有可能引发一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医疗急症[1]。急症的发生可能与牙病的诊疗相关,但也可能仅仅是在诊治过程中遇到患者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潜在疾病的突发。因此口腔医生对基本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四川省口腔医生对急救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旨在给口腔临床医生的培训提供建议及参考,帮助提高口腔医生对门诊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方法

根据所要了解的项目和目的设计急救知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医生基本情况、接受培训情况、急救知识知晓情况、门诊遇到的医疗紧急事件及其急救行为、学习急救知识的途径及态度等。问卷现场发放给口腔医生,由其独立填写完成,期间不能交流不能查询资料,然后立即回收问卷。

1.2. 调查对象

按照2015年城市GDP指数,将四川省21个地级市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4~5个城市,从中随机抽取2个城市发放问卷,最终选择成都、绵阳、南充、泸州、乐山、眉山、广安、攀枝花、巴中、西昌。在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及诊所各抽取部分在职口腔医生为调查对象,以名字首字母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纳入标准:年龄为18~60岁;直接为患者提供口腔医疗服务的医生;已取得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排除标准:从事口腔临床工作时间未满1年。

1.3. 调查指标

1)口腔医生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毕业时间、工作单位类型、工作科室,是否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救知识培训、实践训练,有无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是否认为学习急救知识有必要,更新医学知识的频率。2)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包括客观反映口腔医生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的42道闭合式选择题,如口腔门诊常见急症(晕厥、低血糖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急救处理原则,以及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等,问题设计参考相关临床科室老师意见、急救知识相关文献及《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3)口腔医生门诊遇到的医疗紧急事件及其急救行为、学习急救知识的途径。

1.4. 统计方法

首先进行问卷筛选,未答全或单选题出现2个及以上选项者为无效问卷,排除同一单位两人问卷相似度达95%以上者;然后在EpiData软件里录入每份有效问卷,统计急救知识问题的答对数量,42道题每答对1道题得1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秩和检验和有序多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

2.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了283名医生,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86.57%。

2.1. 口腔医生在门诊中遇到的医疗紧急事件

245名口腔医生在门诊中最常遇到的医疗紧急事件是低血糖(168名,68.6%)和晕厥(122名,49.8%),然后依次为体位性低血压(85名,34.7%)、过敏反应(80名,32.7%)、局麻药物过量(29名,11.8%)、食管气管异物(22名,9.0%)、过度换气(20名,8.2%)、癫痫(13名,5.3%)、心绞痛(10名,4.1%)、哮喘(8名,3.3%)、心搏骤停(8名,3.3%)、心肌梗死(3名,1.2%)、脑血管意外(2名,0.8%)、其他(10名,4.1%)。

2.2. 急救知识知晓情况

245名口腔医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平均答对17.78道题。42道题中答对16~20道题的人数最多(79名,32.2%),然后依次为答对11~15道题(69名,28.2%)、21~25道题(39名,15.9%)、26~30道题(31名,12.7%)、6~10道题(23名,9.4%),答对0~5道题和31~35道题的人数相同,均为2名(0.8%)。无人答对36~42道题。如果按照“答对一半以上题目”折算为合格的话,本次调查对象口腔医师急救知识合格率仅为26.1%。

2.3. 影响急救知识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由于急救知识得分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故作为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表12)。

表 1. 影响急救知识水平的单因素分析(2个独立样本 的秩和检验).

Tab 1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knowledge level of first aid (rank sum test of 2 independent samples)

特征 n 得分中位数 Mann-Whitney U Z P
性别 6 658.500 −1.499 >0.05
 男 128 17.00
 女 117 18.00
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 5 067.000 −4.280 <0.05
 有 135 19.00
 无 110 15.0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5 686.000 −2.300 <0.05
 有 88 18.50
 无 157 17.00
急救知识培训 6 029.000 −2.315 <0.05
 有 143 18.00
 无 102 16.00
实践训练 6 200.500 −1.760 >0.05
 有 96 18.00
 无 149 17.00

表 2. 影响急救知识水平的单因素分析(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Tab 2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knowledge level of first aid (rank sum test of multiple independent samples)

特征 例数 中位数 H P
年龄/岁 10.217 >0.05
 ≤25 51 19.00
 25~30 63 18.00
 30~35 41 17.00
 35~40 34 17.00
 40~45 25 17.00
 >45 31 15.00
文化程度 5.588 >0.05
 专科 63 16.00
 本科 95 18.00
 硕士 53 18.00
 博士 34 18.00
毕业时间/年 4.325 >0.05
 ≤10 147 18.00
 10~20 56 17.00
 >20 42 16.00
工作单位类型 5.762 >0.05
 口腔专科医院 98 19.00
 综合医院 82 16.50
 诊所 65 17.00
工作科室 19.806 <0.05
 修复科 24 15.50
 内科 35 18.00
 正畸科 40 17.00
 外科 27 22.00
 全科 119 17.00
更新医学知识频率 6.095 <0.05
 ≤1周 69 19.00
 1周~半年 89 17.00
 >半年 87 16.00
学习急救知识有无必要 1.582 >0.05
 非常有必要 214 17.00
 比较有必要 29 17.00
 没有必要 2 13.00

2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表1)显示,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救知识培训是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有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急救知识培训的口腔医生的调查得分更高。

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科室、更新医学知识频率是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

2.4. 影响急救知识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245名口腔医生急救知识得分的中位数为17,因此按照答对问题的数量将急救知识水平判定为差(0~8道题)、一般(9~16道题)、良好(17~24道题)、优秀(25道题及以上)4个等级,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3)表明,工作科室、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是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表 3. 影响急救知识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Tab 3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knowledge level of first aid

因素 β Wald 值 P OR值 95%CI
工作单位类型
 口腔专科医院 0.182 0.215 0.643 1.200 −0.588~0.953
 综合医院 −0.218 0.445 0.505 0.804 −0.859~0.423
 诊所 0
工作科室
 修复科 −1.275 7.074 0.008 0.279 −2.214~−0.335
 内科 −0.773 2.828 0.093 0.462 −1.673~0.128
 正畸科 −0.804 4.150 0.042 0.448 −1.577~−0.030
 外科 0.420 0.738 0.390 1.522 −0.538~1.378
 全科 0
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
 无 −0.963 11.916 0.001 0.382 −1.509~−0.416
 有 0
更新医学知识频率
 ≤1周 0.348 0.974 0.324 1.416 −0.344~1.041
 1周~半年 0.435 2.094 0.148 1.545 −0.154~1.025
 >半年 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无 −0.222 0.663 0.415 0.801 −0.756~0.312
 有 0
急救知识培训
 无 −0.254 0.544 0.461 0.776 −0.930~0.421
 有 0
是否接受过实践训练
 无 −0.178 0.273 0.601 0.837 −0.845~0.489
 有 0

2.5. 学习急救知识的途径

245名口腔医生学习急救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工作经验(144名,58.8%)、医学院专门急救课程(141名,57.6%)、工作医院诊所开设课程(127名,51.8%)、医学院其他课程(115名,46.9%)、查阅资料(85名,34.7%)、其他(3名,1.2%)。工作经验和医学院专门急救课程是学习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

2.6. 口腔医生对学习急救知识的态度

245名口腔医生对学习急救知识的态度分别为:214名(87.3%)认为非常有必要,29名(11.8%)认为比较有必要,2名(0.8%)认为没有必要。

2.7. 口腔医生遇到门诊紧急情况的行为

245名口腔医生中,65名(26.5%)遇到门诊紧急情况能够组织开展急救,指导整个过程;180名(73.5%)只能找其他医生指导,自己协助或帮不上忙,其中149名(60.8%)自己全程协助,26名(10.6%)自己偶尔协助,4名(2.9%)帮不上忙。

3. 讨论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常发生医疗紧急情况。日本一项调查[2]表明,19%~44%的口腔医生在1年内至少有1名患者出现过医疗紧急情况。伊朗牙科诊所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具有最常见的心脏、呼吸及脑血管疾病的医疗问题[3]。口腔诊室的特殊高压力环境和牙科恐惧症可能会诱发一些急症,如晕厥、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刺激、声音刺激及焦虑心理也可诱发突发紧急医疗事件[4]。患者身体状态不佳,如饥饿、劳累等,也可导致晕厥、低血糖等急症。此外,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操作也可能导致食管气管异物、局麻药物过量等意外。不仅是患者,患者的陪伴或医护人员都可能发生急症[5]

临床上,有些急症可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医学处理。当医疗机构人员具备基本急救能力时,严重意外或致死事件会大大减少[6]。因此,口腔医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对常见的医学急症进行诊断和应急救治。四川省口腔门诊最常见的紧急情况是低血糖和晕厥,这方面的急救知识更需要口腔医生掌握。

3.1. 四川省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

在本调查中,急救知识问题回答合格率仅为26.1%,大多数被调查者只答对了不到一半的题目,73.5%的口腔医生在遇到医疗紧急情况时没有能力指导急救过程而只能协助,甚至根本帮不上忙,可见口腔医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高。如果出现门诊紧急情况,大多数口腔医生无法正确处理,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必须提高口腔医生的急救知识水平。医生只有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高,才能有自信处理紧急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急救过程。

3.2. 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影响急救知识水平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工作科室、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是口腔医生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口腔外科医生的急救知识水平最高,修复科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外科诊疗过程与全身状况关系密切,紧急情况更加常见,因此外科医生对急救更加重视。而修复科有创操作较少,发生紧急情况较少,因此要着重提高修复科医生的急救知识水平。

急救知识水平与口腔科以外其他科室经历密切相关。在综合医院的内科或外科工作或实习过的口腔医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口腔专业医生在本科期间很少学习过急救医学课程,在日常门诊中也以诊治口腔牙齿疾病为主,在面对突发全身急症时,不能全面考虑及正确处理[7]。综合医院其他科室的诊疗工作可以培养医生对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综合考虑意识和水平,因此口腔医生非常有必要加强临床医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并参与综合医院的转科实习。

急救知识水平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救知识培训、更新医学知识频率在单因素分析中也具有相关性,即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急救知识培训的医生急救知识水平更高,而其相关性在多因素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有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的原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急救知识培训对急救知识水平的影响还需继续研究。

急救知识水平与工作所在的医疗机构有关,调查[8]显示,营利性、小规模医疗机构的医生处理门诊紧急情况的能力比较欠缺。但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单位类型与急救知识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今后尚需增大样本量继续研究。

3.3. 口腔医生学习急救知识的途径

本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口腔医生都遇到过门诊紧急情况,并认为掌握急救知识非常有必要,但大多数口腔医生是从工作经验和医学院课程中学习急救知识,遇到紧急情况时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在遇到之后才补充学习相关知识,这对急救知识的普及是种很被动的局面。本调查中,只有一半的口腔医生是从所在的医学院校或工作单位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学习急救知识,这可能是因为很多医学院校并没有对口腔医生开设独立的急救知识课程,或者是医学生不愿意参加。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种情况。在印度,只有5.8%的受访医生做过应急演习[9]。在比利时,几乎一半的牙医在他们大学本科期间从来没有参加任何基本生命支持培训[10]。而在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大多数口腔医生都接受过心肺复苏训练,在口腔医学院内接受教育的高达93.9%,毕业后接受训练的达到98.9%[9],[11][12]。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四川省口腔医学院校或医疗机构对诊间急救缺乏足够重视,开展的相关培训课程较少,口腔医生缺少便捷并且专业的途径学习急救知识。医学院校和医疗单位应意识到,医疗紧急情况在口腔门诊常有发生,并且很多情况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应多开设相关课程,多鼓励口腔医生和医学生参加学习,同时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还需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口腔医生的急救能力。

Funding Statement

[基金项目]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5);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094)

Supported by: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 for College Students of Sichuan University (2015);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2017SZ0094).

References

  • 1.潘 剑, 廖 学娟, 张 壮. 口腔医师应加强对门诊医疗突发事件的认知和处理能力[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33(4):336–338. doi: 10.7518/hxkq.2015.04.002.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Pan J, Liao XJ, Zhang Z. Dentists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medical emergencies in dental clinic[J] West Chin J Stomatol. 2015;33(4):336–338. doi: 10.7518/hxkq.2015.04.002.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2.Haas DA. Management of medical emergencies in the dental office: conditions in each country, the extent of treatment by the dentist[J] Anesth Prog. 2006;53(1):20–24. doi: 10.2344/0003-3006(2006)53[20:MOMEIT]2.0.CO;2.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3.Amirchaghmaghi M, Sarabadani J, Delavarian Z, et al. The knowledge and preparedness of general dentists about medical emergencies in Iran[J] Iran Red Crescent Med J. 2011;13(3):217–218.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4.Liau FL, Kok SH, Lee JJ, et al. Cardiovascular influence of dental anxiety during local anesthesia for tooth extraction[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8;105(1):16–26. doi: 10.1016/j.tripleo.2007.03.015.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5.Collange O, Bildstein A, Samin J, et al. Prevalence of medical emergencies in dental practice[J] Resuscitation. 2010;81(7):915–916. doi: 10.1016/j.resuscitation.2010.03.039.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6.Wilson MH, McArdle NS, Fitzpatrick JJ, et al. Medical emergencies in dental practice[J] J Ir Dent Assoc. 2009;55(3):134–143. [PubMed] [Google Scholar]
  • 7.黄 兰柱, 王 文梅, 史 艳红. 口腔医院突发医疗紧急情况应急能力的探讨[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24(6):52–54. [Google Scholar]; Huang LZ, Wang WM, Shi YH. Discussions of medi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s[J] Jiangsu Healthc Adm. 2013;24(6):52–54. [Google Scholar]
  • 8.苏 静, 刘 静明, 龚 怡, et al. 口腔医生对门诊突发医疗事件及处理认知水平的调查[J] 北京口腔医学. 2012;20(4):225–227. [Google Scholar]; Su J, Liu JM, Gong Y, et al. A survey on the cognition of emergency and treatment during outpatient service among dentists[J] Beijing J Stomatol. 2012;20(4):225–227. [Google Scholar]
  • 9.Gupta T, Aradhya MR, Nagaraj A. Preparedness for management of medical emergencies among dentists in Udupi and Mangalore, India[J] J Contemp Dent Pract. 2008;9(5):92–99.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0.Marks LA, Van Parys C, Coppens M, et al. Awareness of dental practitioners to cope with a medical emergency: a survey in Belgium[J] Int Dent J. 2013;63(6):312–316. doi: 10.1111/idj.12046.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1.马 洋, 秦 瑞峰, 胡 开进. 口腔外科门诊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回顾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27(5):672–675. [Google Scholar]; Ma Y, Qin RF, Hu KJ. Retrospective study of medical emergencies in oral surgery[J] J Pract Stomatol. 2011;27(5):672–675. [Google Scholar]
  • 12.Atherton GJ, Pemberton MN, Thornhill MH. Medical emergencies: the experience of staff of a UK dental teaching hospital[J] Br Dent J. 2000;188(6):320–324. doi: 10.1038/sj.bdj.4800469.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Articles from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