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logoLink to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 2017 Sep;38(9):739–743.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7.09.002

5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对预后的影响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 and prognosis of 532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吴 昊 1, 张 慧 1, 何 海燕 1, 姜 华 1, 赵 云阳 1, 安 然 1, 贺 婕 1, 李 荣 1, 卢 静 1, 侯 健 1,
Editor: 王 叶青1
PMCID: PMC7348364  PMID: 29081188

Abstract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6种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532例初诊MM患者通过CD138免疫磁珠富集骨髓瘤细胞,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3q−、17p−、1q+、t(4;14)、t(11;14)和t(14;16)等MM常见遗传学异常进行检测,比较不同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532例患者中,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78.20%(416/532),其中13q−的检出率为42.29%(225/532),17p−为16.35%(87/532),1q+为53.38%(284/532),t(4;14)为25.94%(138/532),t(11;14)为21.62%(115/532),t(14;16)为2.07%(11/532)。将6种细胞遗传学异常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13q−与17p−、1q+、t(4;14)、t(14;16)的发生均相关(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3q−、1q+、t(4;14)和t(14;16)对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有明显影响,13q−、17p−、t(4;14)和t(14;16)对患者总生存(OS)有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q+、t(4;14)和t(14;16)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17p−、t(4;14)和t(14;16)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将患者根据所伴有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的数量进行分组,伴有0、1、2、3个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30.9、28.4、18.7、17.6个月(P=0.035),中位OS分别为54.4、46.1、38.0、21.2个月(P=0.004)。

结论

1q+、17p−、t(4;14)和t(14;16)是影响MM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13q−的发生常伴随着17p−、1q+和(或)t(4;14),单纯13q−不是独立预后因素;伴有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数量越多,患者预后越差。

Keywords: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MM)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异常浆细胞浸润骨骼和软组织,产生过量M蛋白,引起骨骼破坏伴贫血、肾功能损坏和免疫功能异常。其临床经过及预后差异很大,疾病呈现明显的异质性。MM的遗传学改变多为同时包含数量和结构改变的复杂核型异常,所有46条染色体均可能受累[1]。已有研究表明MM部分核型异常是非随机分布的。我们采用磁珠分选系统(MACS)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532例MM患者13q−、17p−、1q+、t(4;14)、t(11;14)和t(14;16)等MM常见遗传学异常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病例与方法

1.病例资料:532例患者均来自上海长征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初诊MM患者,诊断均符合2015年修订的《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诊断标准,其中男319例,女213例,中位年龄59(35~78)岁。532例患者中524例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5例患者接受以沙利度胺为基础的化疗,3例患者接受传统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疗程的诱导化疗。

2.间期FISH技术检测常见遗传学异常:每例初发MM患者抽取15~20 ml骨髓标本,肝素抗凝,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MACS法分选纯化浆细胞。用MACS缓冲液制备细胞悬液,每5×l06个细胞加80 µl缓冲液及10 µl CD138磁珠混匀,4 °C孵育15 min以上。过柱分离CD138阳性细胞,将纯化的浆细胞低渗固定处理后收获细胞,−20 °C冻存。探针购自英国CYTOCELL公司。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Ther-moBrite原位杂交仪购自美国自然基因有限公司。结果判断标准:用OPI YMPUS BX51荧光显微镜在DAPI/FITC/RED三色滤光镜激发下观察,每个样本每个探针分别观察200个间期细胞荧光杂交信号,用FISH分析软件(美国VideoTest公司产品)进行图像分析。阈值:参考值按照欧洲骨髓瘤工作组设定标准,13q−、17p−和1q+的阈值均设置为20%。

3.随访: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2(3.2~61.8)个月,采用住院病历查询及电话联系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总生存(OS)时间。PFS期定义为从开始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复发的时间;OS期定义为从开始治疗至死亡的时间,末次随访仍无以上事件发生则计算至末次随访日[3]。患者中位PFS时间27.3个月,中位OS时间47.7个月。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析用线性相关分析法,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5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78.20%(416/532),13q−的检出率为42.29%(225/532),17p−的检出率为16.35%(87/532),1q +的检出率为53.38%(284/532),t(4;14)的检出率为25.94%(138/532),t(11;14)的检出率为21.62%(115/532),t(14;16)的检出率为2.07%(11/532)。

2.6种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13q−与17p−、1q+、t(4;14)、t(14;16)发生相关(P值均<0.05);1q +与t(4;14)发生相关;t(14;16)例数太少,结果不做分析。

表1. 多发性髓瘤患者6种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之间相关性分析.

细胞遗传学异常 13q−
17p−
1q +
t(4;14)
t(11;14)
t(14;16)
r P r P r P r P r P r P
13q− 0.14 <0.01 0.15 <0.01 0.43 <0.01 −0.19 0.21 0.11 <0.05
17p− 0.14 <0.01 −0.08 0.11 0.00 0.97 −0.07 0.19 0.10 <0.05
1q + 0.15 <0.01 −0.08 0.11 0.15 <0.01 −0.07 0.15 0.02 0.77
t(4;14) 0.43 <0.01 0.00 0.97 0.15 <0.01 −0.24 <0.01 −0.08 0.13
t(11;14) −0.19 0.21 −0.07 0.19 −0.07 0.15 −0.24 <0.01 −0.07 0.20
t(14;16) 0.11 <0.05 0.11 <0.05 0.02 0.77 −0.08 0.13 −0.07 0.20

3.预后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13q−、17p−、1q+、t(4;14)、t(14;16)、t(11;14)6种细胞遗传学异常对PFS、OS的影响,结果见表2。对PFS有显著影响的是13q−、1q +、t(4;14)和t(14;16)(P值分别为0.025、0.008、0.041和0.027),对OS有显著影响的是13q−、17p−、t(4;14)和t(14;16)(P值分别为0.005、0.025、0.007和0.009)。相关性分析得出13q−的发生往往伴随着17p−、1q +和(或)t(4;14)等遗传学异常,故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将单纯13q−的患者与阴性对照组(无细胞遗传学异常)进行生存比较。结果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5、0.134)(图1)。

表2.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的单因素分析.

细胞遗传学异常 例数 PFS
OS
PFS期(月) HR P OS期(月) HR P
13q− 1.459 0.025 2.088 0.005
 ≥ 20% 255 35.5 37.2
 <20% 277 40.2 40.6
17p− 0.923 0.812 1.573 0.025
 ≥ 20% 70 24.1 26.3
 <20% 462 38.2 39.5
1q+ 1.692 0.008 1.021 0.416
 ≥ 20% 303 27.2 30.3
 <20% 229 46.3 46.4
t(4;14) 1.590 0.041 2.198 0.007
 阳性 106 29.9 31.3
 阴性 426 37.2 40.6
t(14;16) 1.566 0.027 1.655 0.009
 阳性 10 18.6 31.3
 阴性 522 40.1 40.6
t(11;14) 0.701 0.497 0.891 0.091
 阳性 90 24.4 25.5
 阴性 442 38.2 40.6

图1. 单纯13q−和阴性对照组无进展生存(A)和总生存(B)的比较.

图1

4.预后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5项预后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q+、t(4;14)和t(14;16)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17p−、t(4;14)和t(14;16)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表34)。

表3.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的Cox多因素分析.

因素 B 标准误 Wald P HR(95%CI)
13q− 0.120 0.175 0.474 0.491 1.128(0.801~1.588)
17p− 0.249 0.209 1.418 0.234 1.283(0.851~1.932)
1q + 0.602 0.179 11.287 0.001 1.825(1.285~2.593)
t(4;14) 0.064 0.222 0.083 0.043 1.457(1.032~1.872)
t(14;16) 0.798 0.513 2.416 0.020 1.955(1.521~2.303)

表4.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总生存的Cox多因素分析.

因素 B 标准误 Wald P HR(95%CI)
13q− 0.113 0.152 0.550 0.458 1.120(0.831~1.510)
17p− 0.553 0.171 10.521 0.001 1.739(1.245~2.429)
1q+ 0.314 0.154 4.155 0.062 1.369(0.792~1.851)
t(4;14) −0.068 0.196 0.120 0.029 1.433(1.221~1.700)
t(14;16) −0.064 0.587 0.012 0.013 1.528(1.301~1.814)

5.伴有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的数量对预后的影响:按患者所伴有的17p−、1q+、t(4;14)和t(14;16)四个独立预后因素的数量,将患者分为0、1、2和3个预后不良因素组,四组患者的中位PFS期分别为30.9、28.4、18.7、17.6个月,中位OS期分别为54.4、46.1、38.0、2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5、0.004)(图2)。患者伴有的预后不良因素数量越多,中位PFS和OS期均越短,即预后越差。

图2. 伴有不同数量预后不良因素患者无进展生存(A)和总生存(B)的比较.

图2

讨论

13q14染色体缺失是MM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主要涉及D13S319至D13S25的较大片段丢失,具体定位在13q14.3。早期有研究者认为13q−是MM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4],但近年国外学者发现13q−并非独立的预后因素,其预后差主要与合并17p−、t(4;14)和t(14;16)等其他不良预后因素有关[5]。本研究我们将13q−与其他所有常见遗传学异常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13q−的预后差与此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三种不良预后因素相关,同时发现13q−还与1q+有高度相关性。当13q−单独出现时,不会缩短患者的PFS和OS期,但大多数情况下13q−的出现往往伴随着17p−、1q+和(或)t(4;14),所以13q−的预后不良与17p−、1q+和(或)t(4;14)发生相关。

在MM中涉及17号染色体异常主要发生在p53基因,p53基因是疾病进展期的继发性改变,疾病进展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6]。本研究结果提示17p−对OS有显著不良影响,是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另有研究表明17p−累及的细胞比例越高,预后越差[7]。MM中1q异常最初在传统细胞遗传学检测中被发现,包括1q12~q23正向和反向重复、1q等臂染色体、1q跳跃性易位[8],MM中我们重点讨论1q21区域的基因。本研究结果提示1q+对PFS有显著不良影响,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国外文献报道初治MM患者1q21扩增检出率为35%~45%[9][10],本中心研究结果为53.38%,高于文献报道。1q21拷贝数的变异对MM患者的预后影响仍有待研究。国外有研究认为3个以上的1q21拷贝数和3个拷贝数的患者预后无差别[10],但也有文献报道3个以上拷贝数的患者预后更差[11]。MM中IgH易位最常累及的5个伙伴基因分别为11q13(cyclinD1)、6p21(cyclinD)、16q23(MAF)、20q12(MAFB)和4p16(FGFR3以及MMSET)。其中最常见的易位是t(4;14)(p16;q32),本研究检出率为25.94%,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t(4;14)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检出率列第2位的是t(11;14)(q13;q32),检出率为21.62%,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PFS和OS均无显著影响,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临床上很重要但出现频率非常低的易位是t(14;16)(q32;q23),本研究检出率为2.07%,多因素分析同样显示为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对于伴有细胞遗传学异常数量的多少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文献都鲜有报道,本研究在相关分析后得出17p−、1q +、t(4;14)或t(14;16)是MM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且患者伴随的这4个遗传学异常的数量越多、预后越差,从而为临床对患者危险度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随着遗传学检查技术的深入研究,FISH检测用于评估患者预后以及进行疾病危险度分层变得尤为重要,由于不同学者应用不同检测手段得到的研究结果可能不同,导致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希望通过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在细胞遗传学对MM预后的影响方面达成共识来指导临床治疗。

Funding Statemen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0193)

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670193)

References

  • 1.陈 丽娟, 李 建勇, 朱 雨, et al. 多发性骨髓瘤1q染色体异常与13q缺失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9;26(1):102–105. [Google Scholar]
  • 2.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J] 中华内科杂志. 2015;54(12):1066–1070. doi: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5.12.020. [DOI] [Google Scholar]
  • 3.杨 强, 侯 健, 陈 文明, et al. 双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37(7):614–616.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6.07.015. [DOI] [Google Scholar]
  • 4.Fonseca R, Harrington D, Oken MM, et al. Bi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detection of chromosome 13 abnormalities (delta13) in multiple myeloma: an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study[J] Cancer Res. 2002;62(3):715–720. [PubMed] [Google Scholar]
  • 5.Avet-Loiseau H, Attal M, Campion L, et al. Long-term analysis of the IFM 99 trials for myeloma: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 [t(4;14), del(17p), 1q gains] play a major role in defining long-term survival[J] J Clin Oncol. 2012;30(16):1949–1952. doi: 10.1200/JCO.2011.36.5726.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6.Tiedemann RE, Gonzalez-Paz N, Kyle RA, et al. Genetic aberrations and survival in plasma cell leukemia[J] Leukemia. 2008;22(5):1044–1052. doi: 10.1038/leu.2008.4.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7.Painuly U, Rajkumar V, Ketterling RP, et al. 17p deleted multiple myeloma: clinical outcomes an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acquisition of 17p deletion[J] Blood (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 2013;122:1846. [Google Scholar]
  • 8.Sawyer JR, Tricot G, Lukacs JL, et al. Genomic instability in multiple myeloma: evidence for jumping segmental duplications of chromosome arm 1q[J] Genes Chromosomes Cancer. 2005;42(1):95–106. doi: 10.1002/gcc.20109.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9.Hanamura I, Stewart JP, Huang Y, et al. Frequent gain of chromosome band 1q21 in plasma-cell dyscrasi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cidence increases from MGUS to relapsed myeloma and is related to prognosis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following tandem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J] Blood. 2006;108(5):1724–1732. doi: 10.1182/blood-2006-03-009910. [DOI]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0.Bahmanyar M, Qi X, Chang H. Genomic aberrations in anaplastic multiple myeloma: high frequency of 1q21(CKS1B) amplifications[J] Leuk Res. 2013;37(12):1726–1728. doi: 10.1016/j.leukres.2013.09.025.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 11.Neben K, Lokhorst HM, Jauch A, et al. Administration of bortezomib before and after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outcome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with deletion 17p[J] Blood. 2012;119(4):940–948. doi: 10.1182/blood-2011-09-379164. [DOI] [PubMed] [Google Scholar]

Articles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