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logoLink to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 2018 May 25;20(5):368–372.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8.05.006

2006~2016年11年间早产儿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单中心研究

A single-center study on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preterm infants from 2006 to 2016

闫 俊梅 1, 黄 辉 1, 李 倩倩 1, 邓 晓毅 1,*
PMCID: PMC7389067  PMID: 29764572

Abstract

目的

探讨早产儿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方法

通过病案室记录、出入院登记本查对并记录早产儿的基本信息,统计其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

结果

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共有76 812例新生儿出生,其中早产儿5 585例,早产儿发生率为7.27%,其发生率呈增长趋势(P < 0.001);总体病死率为5.01%(280/5 585),其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 < 0.001)。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P < 0.001)。早产儿死亡主要病因前4位依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44.3%)、重度窒息(12.9%)、新生儿畸形(4.3%)、肺出血(2.9%)。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重度窒息的早产儿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P < 0.001)。

结论

2006~2016年11年间早产儿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早产儿病死率与出生胎龄及体重有关。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是早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Keywords: 发生率, 病死率, 死因, 早产儿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备受关注的不仅是二孩经济和人口红利,母婴健康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早产占全球疾病负担的百分之五[1],占全球每年130万婴儿死亡人数的35%,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2]。另外,存活的早产婴儿还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瘫、视力和学习障碍等合并症[3],给家庭、社区和卫生系统带来巨大的负担。故如何降低早产儿出生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成为目前产科、儿科医生的首要任务。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06~2016年11年所出生的早产儿发生率与病死率进行研究,了解其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为提高早产儿的救治水平、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所有早产儿。

1.2. 数据采集

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早产儿发生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病案室记录及入院、出院登记本获取患儿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院日期、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住址等)。

根据出院登记、死亡报告卡、电话回访确定患儿是否死亡及其死亡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P50P25,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或χ2趋势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6~2016年早产儿一般情况

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共出生76 812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 585例,中位出生体重2 300 g(范围900~4 900 g);中位胎龄33周(范围25+5~36+6周);1分钟Apgar评分平均为8.3±1.9分(范围1~10分)。5 585例早产儿中,男3 070例(54.97%),女2 515例(45.03%);市区2 630例(47.09%),周边区县2 955例(52.91%)。

2.2. 2006~2016年早产儿发生率和病死率

2006~2016年早产儿发生率为7.27%(5 585/76 812);其发生率总体呈增长趋势(P < 0.001),从2006年的5.32%增长到2016年的10.17%,见表 1

1.

2006~2016年早产儿出生率与病死率

年份 出生总人数(例) 早产儿出生数(例) 早产儿发生率(%) 早产儿死亡数(例) 早产儿病死率(%)
2006 2 896 154 5.32 15 9.74
2007 3 855 223 5.78 21 9.42
2008 4 328 229 5.29 20 8.73
2009 5 003 281 5.62 22 7.83
2010 5 709 314 5.50 20 6.37
2011 7 331 582 7.94 31 5.33
2012 8 713 724 8.31 38 5.25
2013 7 942 515 6.48 23 4.47
2014 9 226 656 7.11 27 4.12
2015 9 526 658 6.91 23 3.50
2016 12 283 1 249 10.17 40 3.20
χ2     139.65   31.56
P     < 0.001   < 0.001

2006~2016年早产儿总体病死率为5.01%(280/5 585);其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 < 0.001),从2006年9.74%下降到2016年的3.20%,见表 1

2.3. 不同胎龄早产儿病死率情况

表 2可以看出,胎龄越小,早产儿病死率越高: < 28周组早产儿总体病死率为37.89%,28~ < 32周组总体病死率为7.16%,32~ < 37周组总体病死率为0.94%,3个不同胎龄组2006~2016年间总体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5,P < 0.001)。

2.

2006~2016年不同胎龄早产儿病死率情况 [%(n/N)]#

胎龄(周)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合计
  注:#示数据表示法为“百分率(当年早产儿死亡人数/当年该胎龄组总的早产儿人数)”。
< 28 66.67(10/15) 76.92(10/13) 78.94(15/19) 76.19(16/21) 53.57(15/28) 52.77(19/36) 43.90(18/41) 28.20(11/39) 25.58(11/43) 23.80(15/63) 18.18 (18/99) 37.89(158/417)
28~ < 32 10.00(3/30) 31.03(9/29) 7.69(3/39) 8.19(5/61) 7.24(5/69) 8.16(8/98) 11.57(14/121) 5.78(7/121) 6.28(10/159) 1.55(4/257) 5.05(18/356) 7.16(86/1 340)
32~ < 37 1.83(2/109) 1.10(2/181) 1.17(2/171) 0.50(1/199) 0(0/217) 0.89(4/448) 1.07(6/562) 1.41(5/355) 1.32(6/454) 1.18(4/338) 0.50(4/794) 0.94(36/3 828)
χ2   93.95
P   < 0.001

2.3.

2006~2016年间死亡患儿的平均出生体重、平均出生胎龄整体呈减小趋势,平均死亡年龄呈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3.

2006~2016年各年死亡患儿的一般情况比较 (x±s

年份 死亡例数 出生体重(g) 出生胎龄(周) 死亡年龄(h)
2006 15 2 256±120 33.7±2.0 31±22
2007 21 2 168±137 31.2±2.3 46±32
2008 20 1 931±134 31.6±2.2 83±40
2009 22 1 980±189 29.2±1.1 19±8
2010 20 1 990±195 30.1±1.8 38±11
2011 31 1 948±138 29.8±1.3 41±10
2012 38 1 898±186 29.5±2.4 63±11
2013 23 1 815±179 29.7±2.9 80±25
2014 27 1 725±214 28.5±3.7 76±14
2015 23 1 703±183 28.3±2.0 124±97
2016 40 1 654±214 28.2±1.9 151±77
F   21.320 14.119 11.320
P   < 0.001 < 0.001 0.004

2.4.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病死率情况

随着出生体重增大,早产儿病死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见表 4

4.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病死率 [例(%)]

出生体重分组 例数 病死率
< 1 000 g 151 89(58.94)
1 000~1 499 g 1 055 81(7.68)
1 500~2 499 g 1 733 80(4.62)
≥2 500 g 2 646 30(1.13)
χ2   523.65
P   < 0.001

2.5. 早产儿主要死因

早产儿死亡原因前4位分别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重度窒息(Apgar评分1 min≤3分,并延续至5 min时仍≤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4])、新生儿畸形、肺出血(表 5)。 < 1 000 g组、1 000~1 499 g组、1 500~2 499 g组、≥2 500 g组因RDS和重度窒息而死亡的构成比不同,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RDS及重度窒息的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P < 0.001);而新生儿畸形及肺出血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无明显增减趋势(表 5)。

5.

280例早产儿主要死因构成比 [例(%)]

出生体重分组 RDS 重度窒息 新生儿畸形 肺出血
< 1 000 g 72(58.1) 13(36.1) 1(8.3) 3(37.5)
1 000~1 499 g 36(29.0) 12(33.3) 4(33.3) 3(37.5)
1 500~2 499 g 10(8.1) 8(22.2) 3(25.0) 2(25.0)
≥2 500 g 6(4.8) 3(8.3) 4(33.3) 0(0)
合计 124(44.3) 36(12.9) 12(4.3) 8(2.9)
χ2 89.632 31.560 1.562 6.102
P < 0.001 < 0.001 0.350 0.287

3. 讨论

新生儿死亡率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级/地区医疗水平及妇幼保健院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是江苏省急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也是淮海地区最大的妇幼保健院,是一家极具代表性的、较大的地市级中心医院,但建院60年来,尚无对我院早产儿出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的系统性研究。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06~2016年11年间所出生的早产儿发生率与病死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2018年Duryea等[5]通过对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早产儿发生率为11.5%。本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6年我院早产儿的发生率为7.27%,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如钟世林等[6]单中心研究报道早产发生率为7.96%,郭战坤等[7]对北京地区4家医院研究报道早产儿发生率为6.3%。

不同国家/地区或者同一国家不同级别医院报道早产儿病死率不同。Chen等[8]通过对瑞士8 899例胎龄 < 32周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早产儿病死率为8.2%;伊朗的一项研究显示早产儿病死率为6.44%[9]。最近法国EPIPAGE-2研究显示,胎龄27~31周的早产儿病死率为6.4%,32~34周的早产儿病死率为1.1%[10]。我国郭战坤等[7]对北京地区4家医院调查显示,早产儿总体病死率为5.4%,其中 < 32周早产儿病死率为22.1%。徐凤丹等[11]报道北京某医院胎龄 < 28周的早产儿病死率为26.7%,胎龄28~ < 32周早产儿病死率为3.7%。刘江勤等[12]报道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某医院新生儿科早产儿(平均出生胎龄30.2±1.4周;平均出生体重1 230±180 g)病死率是23.8%,且胎龄和出生体重与病死率呈负相关。广东省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研究协作组在2012年的研究显示,超未成熟儿的总体存活率为38.0%,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总体存活率为45.8%[13],且出生时胎龄越大,体重越高,存活率越高,病死率越低。本研究显示,近11年我院早产儿的平均病死率为5.01%(中位出生体重2 300 g,中位胎龄33周);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早产儿的病死率与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相关。另外可以看出,我国早产儿病死率总体要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早期早产儿(出生胎龄28~ < 32周)的病死率更高。病死率差异的原因除了医疗卫生条件、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及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同外,可能尚需要更多的数据分析来说明差异原因。提高这类婴儿的存活率,需要系统地提高我国NICU中早产儿的管理水平以及进行全国或区域性协作。此外,死亡患儿主要集中在较小胎龄和极低出生体重儿,除了与其发育成熟度及机体抵抗力差造成过早死亡外,考虑还可能与家人由于担心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后果,导致失去继续抢救及治疗的信心。故与家长沟通患儿病情的时候,除了要告知患儿的危重病情及不良预后外,更应该给予家人积极治疗的信心。

本研究显示,RDS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1,14-15],且出生体重越低,RDS所致病死率越高,亦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6]。由于产前糖皮质激素及生后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虽然RDS所致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居于死亡原因首位。部分原因可能为死亡患儿家属多居于本市周围区县,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及时购药,导致给药时间延迟。而且本研究中患儿给药时间均为入NICU后,下一步我们应该尽可能缩短给药时间,甚至对于超早产儿应在产房内完成PS的替代治疗。此外,2013年欧洲新生儿RDS防治指南的制定[17]及2016年欧洲RDS指南的更新[18]不仅优化了通气策略,对于产前激素的应用也更加规范,可以更好地指导产儿科医师进行RDS的预防及新生儿的复苏抢救,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其后期生存质量。

关于早产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不同研究结论不同。如吴繁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第二大死因为肺出血,高瑛等[19]的研究显示为感染。在本研究中,重度窒息是早产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于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推广,尤其是早产儿产房内复苏技术水平的提高及INSURE技术的推广应用,重度窒息的病死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顺位仍在第二位。2011年Golubnitschaja等[20]研究表明,在所有早产儿死亡病例中,新生儿窒息作为主要死因占比50%。我国的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占新生儿总体死亡原因的20%~30%[21],是新生儿的第二位死因(早产儿是第一位,其中又有1/4死于窒息)。2016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年北京修订版)指出[22]:新生儿复苏只需用数秒钟快速评估后就复苏,争取“黄金60秒”,以减少窒息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而不能等有了窒息表现才进行复苏。所以仍要加强新生儿复苏培训,推进产儿科合作。新生儿复苏不仅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助产士来说,掌握此技术同样重要,提高复苏水平及复苏的及时性,作为妇幼保健院,每一位产儿科医护人员及助产士均应该积极学习美国2015年新生儿复苏指南[23]和我国2016年修订版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减少出生时重度窒息仍是我们当前急需要努力改善的方向。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2006~2016年间我院早产儿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RDS、重度窒息是早产儿的主要死因。提示应积极学习2016年欧洲RDS防治指南,更加规范地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RDS的发生。加强孕期宣教及随访管理,减少异常围产因素,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增强患儿家长救治信心。加强产儿科的积极协作,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复苏水平,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Biographies

闫俊梅, 女, 硕士, 主治医师

Deng X-Y, Email:Dengxy1952@126.com

Funding Statement

江苏省妇幼健康科研项目(F201552)

References


Articles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