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logoLink to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 2017 Oct 25;19(10):1066–1069.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7.10.007

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的调查

An investigation of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1 diabetes

陶 娜 1, 王 爱萍 1, 孙 美媛 1, 张 红红 1, 陈 岳祺 2
PMCID: PMC7389277  PMID: 29046202

Abstract

目的

调查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生情况。

方法

以224例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DKA组和未合并DKA组,各112例。DKA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5岁组(65例)和 < 5岁组(47例),并根据酸中毒情况分为轻度(26例)、中度(29例)、重度(57例)3组。分析DKA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年龄DKA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结果

224例初发1型糖尿病患儿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多饮(86.2%)、多尿(78.6%)及体重下降(57.1%)。与未合并DKA患儿比较,DKA组 < 5岁、低收入、父母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所占的比例均较高,随机血糖、HbA1C水平较高,pH、HCO3-及C肽水平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岁组与 < 5岁组的轻、中、重度DKA所占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 5岁组相比,≥5岁组DKA患儿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随机血糖较低,HbA1C、C肽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1型糖尿病患儿DKA发生率高,DKA的发生与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有关。

Keywords: 1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儿童


糖尿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的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常见病[1-2]。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65 000名小于15周岁的儿童发展成1型糖尿病,其中13%~80%的患儿首发表现为DKA[3]。T1DM患儿以DKA为首发症状的在沙特阿拉伯(44.9%)、我国台湾(65%)、罗马尼亚(67%)等地具有较高比例[4-5]。本研究旨在调查初发T1DM患儿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循证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及云南省中医院收治的224例初发T1D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9例、女105例,年龄0~14岁,平均6±3岁。T1DM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6]。DKA诊断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DKA诊断标准[7],即:(1)随机血糖 > 11.1 mmol/L;(2)pH < 7.3或HCO3- < 15 mmol/L;(3)尿酮体或血酮体阳性。根据患儿是否合并DKA,将患儿分为DKA组及未合并DKA组,各112例。DKA组患儿根据年龄又分为≥5岁组(65例)和 < 5岁组(47例);以及入院时的酸中毒情况分为轻、中、重度3组,重度:pH值 < 7.1,或HCO3- < 5 mmol/L;中度:pH 7.1~ < 7.2,或HCO3-5~ < 10 mmol/L;轻度:pH 7.2~ < 7.3,或HCO3-10~ < 15 mmol/L。

1.2. 方法

搜集患儿资料:① 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发病年龄、民族、家族史等;② 初诊时临床表现:包括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等)及DKA症状(呼吸深大、厌食、恶心、呕吐、神志改变、感染、腹痛等);③ 实验室检查:包括入院时随机血糖、血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酮体、C肽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4例T1DM患儿发生率前三位的症状依次为多饮(86.2%)、多尿(78.6%)和体重下降(57.1%),恶心(38.8%)、呼吸改变(35.3%)、多食(29.9%)、感染(28.1%)、神经系统症状(23.2%)、腹痛(14.3%)、呕吐(11.2%)等症状相对少见。

2.2. T1DM患儿合并DKA的情况

224例患者中有112例(50%)合并DKA,其中男54例(45.4%)、女58例(55.2%),性别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P > 0.05);轻、中、重度DKA分别占23.2%(26/112)、25.9%(29/112)、50.9%(57/112)。

2.3. 1型糖尿病患儿DKA发生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未合并DKA组与DKA组患儿在性别构成比、居住地、民族、阳性家族史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DKA组 < 5岁、低收入、父母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的比例均较高,首发症状以DKA或DM+DKA症状为主(P < 0.05)。见表 1

1.

1型糖尿病患儿DKA发生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例(%)]

影响因素 未合并DKA组
(n=112)
DKA组
(n=112)
χ2 P
  注:[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M]糖尿病。
性别
 男 65(54.6) 54(45.4) 1.79 > 0.05
 女 47(44.8) 58(55.2)
年龄
  < 5岁 29(37.7) 48(62.3) 6.41 < 0.05
 ≥5岁 83(56.5) 64(43.5)
居住地
 城镇 74(51.0) 71(49.0) 0.08 > 0.05
 农村 38(48.1) 41(51.9)
民族
 汉族 85(52.1) 78(47.9) 0.81 > 0.05
 少数民族 27(44.3) 34(55.7)
家族史
 阴性 109(50.9) 105(49.1) 0.94 > 0.05
 阳性 3(30.0) 7(70.0)
首发症状
 DM症状 103(76.3) 32(23.7) 94.16 < 0.01
 DKA症状 2(6.9) 27(93.1)
 DM+DKA症状 7(11.7) 53(88.3)
父母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54(37.2) 91(62.8) 25.34 < 0.01
 大学及以上 58(73.4) 21(26.6)
家庭月收入
  < 2 000元 57(37.0) 97(63.0) 28.47 < 0.01
  > 2 000元 55(78.6) 15(21.4)

2.4. 有、无合并DKA的患儿生化指标比较

与未合并DKA组比较,DKA组的随机血糖、HbA1C水平较高,pH、HCO3-及C肽水平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2.

有、无合并DKA的两组患儿生化指标比较  (x±s

组别 例数 随机血糖
(mmol/L)
pH HCO3-
(mmol/L)
HbA1C
(%)
C肽
(ng/mL)
  注:[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HbA1C]糖化血红蛋白。
无DKA 112 19±10 7.40±0.06 21±4 11.3±0.1 0.6±0.4
DKA 112 25±11 7.14±0.20 11±5 12.3±1.3 0.4±0.2
t -4.00 13.18 15.33 -8.23 5.16
P < 0.05 < 0.01 < 0.01 < 0.01 < 0.05

2.5. 不同年龄DKA组患儿的病情程度比较

不同年龄组患儿的轻度、中度或重度DKA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3.

不同年龄DKA患儿的病情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注:[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岁组 65 21(32) 17(26) 27(42)
< 5岁组 47 8(17) 13(28) 26(55)
χ2 1.91 1.49 1.56
P > 0.05 > 0.05 > 0.05

2.6. 不同年龄DKA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情况比较

与 < 5岁组相比,≥5岁DKA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随机血糖较低,HbA1C、C肽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见表 4

4.

不同年龄DKA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情况比较  (x±s

组别 例数 症状持续时间(d) 随机血糖
(mmol/L)
HbA1C
(%)
C肽
(ng/mL)
  注:[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HbA1C]糖化血红蛋白。
≥5岁 65 20±8 24±7 12.4±2.2 0.6±0.3
< 5岁 47 14±5 27±8 11.4±1.9 0.3±0.2
t 8.66 -2.10 2.36 4.40
P < 0.01 < 0.05 < 0.05 < 0.01

3. 讨论

T1DM是儿童糖尿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引起,起病较急,经典表现为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具有酮症倾向。我国大约有9 240万糖尿病患者,约5%为1型糖尿病,但其中小于18岁的儿童约占75%[8]。T1DM患儿DKA的发生率为25%~40%[11],是糖尿病患儿常见致死原因,而且T1DM起病隐匿,诊断时常常已合并DKA。本研究224例T1DM患儿中50.0%合并DKA,DKA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类似;而合并DKA的患儿中24.1%以DKA症状起病,47.3%兼有DM、DKA症状,但28.6%的患儿仅表现出DM症状。魏丽亚等[15]报道的T1DM患儿中55.2%以DKA起病。提示儿童1型糖尿病症状不典型,可以DKA为首发症状。本研究112例合并DKA的患儿中,重度DKA占50.9%,明显高于法国(14.8%)、西班牙(17.8%)等国家[16-17],考虑与云南地区经济落后、相关宣教欠缺有关。

国外研究显示,9%的1型糖尿病患儿有家族史[18]。而本研究224例患儿中10例(4.5%)存在阳性家族史,是否与样本量少或者种族差异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还发现,合并DKA患儿的随机血糖、HbA1C水平较高,而pH、HCO3-及C肽水平更低,可能与合并DKA的T1DM患儿胰岛素β细胞储备功能较低有关[19]。本结果还显示 < 5岁的T1DM患儿DKA发生率、血糖水平均较高,HbA1C及C肽水平较低,可能与5岁以下儿童胰岛储备和β细胞功能较弱有关[20],甚至胰岛β细胞功能在血糖显著升高之前可能已严重受损。本研究结果还提示,DKA组患儿父母学历高中及以下的以及家庭月收入2 000元以下的比例均较高。国外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及收入低均是导致T1DM合并DKA的重要因素[21]

综上所述,对于T1DM患儿,尤其是5岁以下者,无论有无DKA症状,都应注意有无合并DKA;同时应加强健康宣教以提高认识、及时就医。

Biography

陶娜, 女, 本科, 副主任医师

TAO Na, Email:code95@live.cn

Funding Statement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ZZX119)

References


Articles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