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logoLink to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 2016 Nov 15;18(11):1145–1149.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6.11.018

幼儿反复发热、肝脾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Recurrent fever, hepatosplenomegaly and eosinophilia in a boy

刘 丹 1, 钟 礼立 1,*, 李 云 1, 陈 敏 1
PMCID: PMC7389858  PMID: 27817782

Abstract

患儿,男,2岁,因咳嗽、发热第6次入院。患儿2月龄时发现腋下淋巴结结核,多次因发热、咳嗽住院,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多次免疫全套提示IgG、IgA、IgM降低。入院后予以抗结核、抗细菌、抗真菌治疗,仍反复发热、肝脾进行性增大,入院第35天出现果酱样大便、B超提示左侧腹局部肠管横断面呈“同心圆征”,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肠套叠复位+回盲部成形术以及肠壁结节、肠系膜淋巴结活检、肝活检术,术后患儿出现肝功能衰竭、DIC、电解质紊乱,救治无效死亡。入院后血培养及肝活检均发现马尔尼菲青霉菌;并进一步对患儿、患儿父母及弟弟进行免疫缺陷病相关基因检测,提示患儿存在CD40L基因半合突变(IVS1-3T→G),确诊为高IgM综合征。患儿母亲为此拼接点错误基因的携带者、父亲正常,患儿弟弟与患儿有相同的CD40L基因突变。

Keywords: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马尔尼菲青霉菌, 高IgM综合征, 幼儿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2岁,因咳嗽10+ d、发热5 d第6次入院。患儿10余天前因受凉后出现阵发性连声咳、早晚为多,有痰,无气促、呕泻等,外院予以头孢硫脒、头孢地嗪、炎琥宁等治疗5 d,咳嗽无明显好转,近5 d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转诊我院,以“发热查因”收入院。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可,食纳稍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患儿2个月时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出生时接种卡介苗),淋巴结活检见增生的淋巴细胞背景中散在类上皮样细胞、考虑“腋下淋巴结结核”,予以“异烟肼”治疗3个月。患儿5个月时曾因咳嗽、气促住外院,诊断为弥漫性肺间质病变、重症肺炎、败血症、真菌感染、腋下淋巴结结核、呼吸衰竭(I型),予以呼吸机治疗55 d。9个月时因喘息、发热于我院第一次住院,诊断为重症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喉梗阻(声门下腔狭窄)。以后患儿因声门下腔狭窄激光介入治疗于我院住院3次。第4次我院住院过程中,血常规:WBC 17.79×109/L,N 25%、L49%、E 27%,余项正常;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分析:N 24%,L 10%,E 64%,上皮细胞2%;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活跃,嗜酸性粒细胞比值52%,巨核细胞少见,血小板散在分布。患儿外周血、骨髓涂片、肺泡灌洗液均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1岁6个月时因发热、咳嗽、流涕第5次住我院,免疫全套示IgA 0.24 g/L(正常值:0.31~0.67 g/L),IgG 2.57 g/L(正常值:5.09~10.09 g/L),IgM 0.60 g/L(正常值:0.98~1.78 g/L);T、B淋巴细胞计数正常。

个人史及家族史: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平产出生,出生体重2.55 kg,无产伤窒息史。生长发育无特殊。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可询。

入院体查:T 36.6℃,P 130次/min,R 32次/min,体重11 kg。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无特殊面容,自动体位,查体不合作,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唇无紫绀,口腔黏膜无疱疹和溃疡,扁桃体Ⅱ°肿大,无脓性分泌物。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度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13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音有力,无心包摩擦音。腹部平软,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脏肋下1.5 cm、质软,脾脏肋下未触及。肠鸣音6~7次/min。肛门、外生殖器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WBC 19.20×109/L、E 12.7%),余正常。C反应蛋白101 mg/L(正常值:0~10 mg/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83 U/L(正常值9~50 U/L)、谷草转氨酶105 U/L(正常值15~40 U/L),余正常。免疫全套:IgA 0.26 g/L(正常值:0.31~0.67 g/L),IgG 1.35 g/L(正常值:5.09~10.09 g/L),IgM 0.73 g/L(参考值:0.98~1.78 g/L)。中性粒细胞活化率99.9%(正常: > 90%),T、B细胞亚群无异常,1, 3-β-葡聚糖正常、半乳糖甘露醇聚糖:0.8 μg/L(正常 < 0.5 μg/L)。狼疮全套、ANCA(-)。寄生虫全套(-)。过敏原、IgE、维生素B12均无异常。骨髓细胞学检查无异常,骨髓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TCR、Ig基因重排检测(-)。输血前常规(-),结核斑点试验220 pg/mL(正常值0~14 pg/mL)。呼吸道病毒7项(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EB病毒-Ab、MP-Ab、CP-Ab均阴性,EB病毒、呼吸道腺病毒、肺炎支原体DNA无异常。痰培养、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脑脊液常规、生化均大致正常,脑脊液墨汁染色、G染色阴性,脑脊液真菌涂片阴性。胸部CT提示闭塞性支气管炎、双肺肺炎、隆突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入院第2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左主支气管后外侧壁向内隆起,中段近膜部可见黄白色坏死物,考虑:支气管内膜炎(真菌感染?结核感染?)、声门下腔狭窄。入院第4天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主支气管后外侧壁向内隆起较前好转,下段开口处近膜部可见少许黄白坏死物。并行支气管粘膜活检,考虑肉芽肿性炎症,结核不能完全排除。入院第13天行第3次纤维支气管镜,镜下较第2次无明显变化。腹部B超(入院第3天)提示肝脾肿大,肝肋下40 mm,脾肋下21 mm,腹腔局部积液;复查腹部B超(入院第14天):肝下界于脐下7.2 mm,脾肋下33 mm,肝内外胆管壁稍增粗,腹腔局部积液;入院第31天腹部B超提示肝下界于脐下25 mm,肝实质回声欠均匀,脾肋下20 mm,肝内外胆管壁稍增粗,腹腔局部积液,腹腔内多个低回声结节、考虑淋巴结肿大,腹腔内于左右髂窝位置不规则回声团、疑来自肠管病变。

2. 诊断思维

2岁男性幼儿,出生后反复感染:2个月时发现淋巴结结核,多次因发热、咳嗽住院:其中5个月时因“肺弥漫性病变”呼吸机治疗55 d,肺间质疾病相关基因检测未见异常;因气管插管后的声门下腔狭窄行介入治疗时多次发现外周血、骨髓涂片、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未找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依据,也排除了可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因素,如寄生虫和病毒感染、过敏性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结缔组织病和内分泌疾病等,考虑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1岁6个月起发现IgA、IgG、IgM均降低;本次住院过程中患儿反复发热40 d,经强有力抗结核、抗细菌、抗真菌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持续进展,最终死亡。患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腋下淋巴结结核、反复感染、免疫球蛋白降低,要考虑存在免疫缺陷基础疾病:男性患儿需要注意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XLA),但该患儿有扁桃体及淋巴结大,且CD19不低,不支持XLA;同时也需注意与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CVID)、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XLP)等疾病相鉴别,患儿无EB病毒感染的证据,XLP可能性不大;CVID也表现为免疫球蛋白低,T、B淋巴细胞计数可大致正常,但T细胞功能异常是致病的关键,但本院不能行T细胞功能检测,在诊断不明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免疫缺陷病相关基因检测以协助诊断。

3. 进一步检查

抽取患儿静脉血2 mL(EDTA抗凝血),进行4 000种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筛查,发现患儿CD40L基因的内含子碱基T突变为G(IVS1-3 T→G)。进一步采集患儿父母及弟弟的外周血进行CD40L基因检测,发现患儿母亲为此拼接点错误基因的携带者,其父亲正常,并且患儿弟弟有相同的突变,见图 1,提示高IgM综合征。患儿入院后38 d血培养发现马尔尼菲青霉菌典型帚状枝及孢子链,菌落表面丝绒状,形成放射状皱褶。

1.

患儿家系CD40L基因突变位点测序图

患儿及弟弟均为CD40L基因半合子突变(IVS1-3 T → G),母亲为杂合突变,父亲为IVS1-3 T野生型。箭头所指为突变位点。

1

4. 临床经过

患儿本次以“咳嗽、发热”入院,因患儿既往有声门下腔狭窄病史,故于入院后第2天和第4天两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隆突下淋巴结肿大,中段近膜部可见黄白坏死物,支气管粘膜活检病理考虑肉芽肿性炎症。结合患儿有结核接触史(反复追问病史,患儿邻居有肺结核),既往有腋下淋巴结结核病史,以及因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口服过激素治疗,同时患儿结核斑点实验阳性,考虑结核可能性大,遂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丁胺卡那联合抗结核,并予抗感染及间断输注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甲强龙抗炎及保护脏器等对症处理,患儿仍反复发热,肝脾进行性增大,伴肝功能损害。患儿GM试验阳性,而且有服用激素等宿主因素,抗结核、抗细菌治疗仍反复发热,不排除真菌感染可能,先后加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仍持续发热,精神差,伴烦躁不安,肝脏进行性增大至脐下25 mm,入院第35天出现果酱样大便,床旁B超提示左侧腹局部肠管横断面呈“同心圆征”,考虑肠套叠可能。于全麻下行急诊剖腹探查、肠套叠复位+回盲部成形术,以及肠壁结节、肠系膜淋巴结活检、肝活检术。术后患儿病情持续进展,出现肝功能衰竭、DIC难以纠正,住院第38天血培养及肝活检均提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停卡泊芬净,改为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住院第40天出现难以纠正的高血钾、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血压不稳、心律失常,死亡。

5. 确诊依据

(1)高IgM综合征(hyper-immunoglobulin M syndromes, HIGM):患儿,男,2岁,接种卡介苗后出现腋下淋巴结结核,自幼反复感染、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次查免疫全套示IgG、IgA、IgM均低,基因诊断提示CD40L基因半合突变(IVS1-3 T→G),其母亲为此拼接点错误基因的携带者,父亲正常,患儿弟弟与患儿有相同的点突变。(2)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患儿发热、肝脾肿大,血培养及肝活检均找到马尔尼菲青霉菌。

6. 讨论

高IgM综合征是一种较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0世纪60年代由Asselain和Rosen等首次报道,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障碍,导致患者IgM不能正常转化为IgG和IgA,血清IgM正常或升高,IgG和IgA降低或缺乏,伴或不伴体细胞高频突变缺陷[1]。据文献报道,约有6.4%HIGM患者的血清IgM水平低下[2]。本例IgM水平也降低。因此,有学者认为以HIGM命名可能造成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错误认识,近年来主张直接以突变基因命名各类HIGM[3]。根据基因缺陷不同,HIGM分为7个亚型,1型(HIGM 1)最常见,约占65%~70%,为X连锁隐性遗传[4],是由CD40L基因(位于Xq26.3-27.1)突变引起。CD40L基因包括5个外显子,第1号外显子编码胞质区、跨膜区和胞外区的6个氨基酸,第2号与第3号外显子编码胞外茎区,第4号、第5号外显子编码C末端的147个氨基酸。CD40L是TNF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可作用于CD40分子,使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发生转化类别转换。CD40L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可使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L表达降低,或导致CD40L不能与CD40结合,或影响CD40分子三聚体的形成。因此CD40L缺陷可损伤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破坏生发中心形成,并影响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5]。基因检测是确诊HIGM 1的金标准[6]

HIGM 1发病率约为1/1 030 000,所有HIGM 1患者均有明显的IgG缺乏,绝大多数有IgA缺乏,但只有一半的患者IgM水平升高,有的患者IgM水平甚至降低。本例患者的IgG明显降低发现于第5次我院住院期间,伴IgA、IgM均降低,早期一直未发现免疫球蛋白降低,可能与患儿间断输注丙种球蛋白有关。

超过一半的HIGM 1患者在1岁以内、90%的在4岁以内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多以卡氏肺孢子菌和隐孢子虫感染多见,弓形虫、隐球菌和组织胞浆菌感染亦见报道[7]。HIGM 1感染症状重,死亡率高,早期严重感染和随后并发的肝脏疾病为主要致死原因。该患儿本次住院过程中血培养及肝活检均发现马尔尼菲青霉菌,伴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马尔尼菲青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在艾滋病病人中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有增多趋势[8],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受累,可引起皮肤、淋巴结和内脏的致命性感染。

中性粒细胞缺乏是HIGM 1最常见的特征之一,但本患儿中性粒细胞一直正常,多次血常规、肺泡灌洗液、骨髓涂片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而患儿寄生虫、过敏原和IgE检查均无异常,骨髓细胞学及嗜酸增值性疾病基因筛查均未见异常;而且仅本次住院有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依据,不能解释反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全过程。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因不明。HIGM 1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少见,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有文献报道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HIGM 1采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9]

HIGM 1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病,常常发生多种严重和难治性感染,病死率高,需免疫球蛋白(每次500 mg/kg,每月1次)规律替代治疗以预防机会性感染,根治则需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尚在试验阶段。国外报道干细胞移植治疗HIGM 1的成功率为72%[10],2006年我国首例HIGM 1患者骨髓移植成功[11]

7. 结语

高IgM综合征是一种较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本患儿卡介苗接种后出现腋下淋巴结结核,而且反复感染,免疫球蛋白降低,考虑存在免疫缺陷基础疾病,基因诊断提示CD40L基因半合突变(IVS1-3 T→G),确诊HIGM 1。患儿弟弟在家系基因测序中得以早期诊断,每月定期输注丙种球蛋白,口服复方新诺明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无反复感染发生,生长发育正常。因此,该病如果能够早期诊断、规范管理,反复严重感染是可能避免的,死亡率也可以大大降低。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以及反复发热、肝脾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警惕性,不能仅仅满足于针对某次感染的诊断,应注意免疫缺陷基础疾病的可能。

Biography

刘丹, 女, 硕士, 主治医师

References


Articles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