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logoLink to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 2020 Feb 25;22(2):124–129.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20.02.008

维生素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疗效的Meta分析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itamin D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childhood pneumonia: a Meta analysis

Shi-Yin MU 1, Ying-Xue ZOU 1,*, Jia ZHAI 1, Guo-Hua YAO 1
PMCID: PMC7390006  PMID: 32051078

Abstract

目的

系统评价维生素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8月的文献,收集关于维生素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包括1 527例患儿,其中维生素D辅助治疗组762例,对照组7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辅助治疗不会影响儿童肺炎的疾病恢复时间(P=0.67)、住院时间(P=0.73)及退烧时间(P=0.43),也不会减少儿童肺炎的复发率(P=0.14)、不良反应率(P=0.20)及病死率(P=0.98)。

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辅以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无明显效果。

Keywords: 肺炎, 维生素D,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儿童


维生素D(vitamin D, VD)在免疫相关细胞中具有显著的抗炎、抗微生物及维持细胞膜稳定等重要作用[1]。有研究认为VD水平可影响儿童肺炎的严重程度[2];儿童肺炎的发病率与VD的缺乏呈正相关[3];有Meta分析显示,补充VD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降低儿童肺炎的风险具有一定意义[4]。因此,VD对儿童肺炎辅助治疗价值的研究值得期待。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搜索随机对照试验的高质量文献,对有关V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分析,评价V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明确其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关于V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且Jadad评分≥4分,即高质量文献。试验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D制剂辅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加用安慰剂治疗,两组间常规治疗方法具有同质性。

排除患儿合并其他疾病的文献或合用其他维生素治疗的文献。

1.2. 结局指标

结局指标包括疾病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及病死率等。

1.3. 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以下中英文数据库(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8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期刊文献。

中文检索词为:肺炎、肺部感染、维生素D、维他命D、儿童、幼儿、小儿、婴儿。英文检索词为:pneumonia、pulmonary inflammat*、lung inflammat*、pulmonary infect*、vitamin D、cholecalciferol、ergocalciferol、child、kid、infant、young people、pediatric、preschool。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2名研究人员独立地进行文献检索及资料提取。首先阅读题目和摘要初步筛选文献,然后阅读全文后进行确认,并对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如遇分歧通过讨论或咨询第三方解决。提取的资料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样本量、年龄)、干预措施及结局指标等。

1.5.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修改后的Jadad评分标准[5]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1~3分视为低质量,4~6分视为高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意见不一致时,通过第三方裁定。

1.6. 统计学分析

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RevMan 5.3)统计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P < 0.05示有统计学意义。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则进行描述性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异质性评价,用I2统计测量异质性的程度。当P > 0.05且I2 < 50%时,表明没有显著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当P < 0.05或I2 > 50%时,表明异质性显著,则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在排除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特征

经初步检索,共检索到文献312篇,通过阅读文题及摘要后筛选出19篇,后逐一阅读全文,12篇文献Jadad评分 < 4分被排除,最终纳入文献7篇,包括1 527例患儿,其中VD辅助治疗组762例,对照组765例。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

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文献 样本量
(治疗组/对照组, 例)
年龄 VD用量 结局指标
注:结局指标中,①:疾病恢复时间;②:住院时间;③:症状体征消退时间;④:疾病复发率;⑤:不良反应率;⑥:病死率。
Manaseki-Holland 2010[6] 224/229 1~36个月 总用量100 000 IU,口服 ①④⑤⑥
Choudhary 2012[7] 100/100 2个月至5岁 每日1次,用药5 d,口服 < 1岁:1 000 IU/d;≥1岁:2 000 IU/d ①②③⑤⑥
Gupta 2016[8] 162/162 6个月至5岁 总用量100 000 IU,口服 ①②③④⑤⑥
Rahmati 2016[9] 50/50 2~72个月 50 000 IU/d,用药2 d,口服
Rajshekhar 2016[10] 48/48 2个月至5岁 每日1次,用药至出院,口服 < 1岁:1 000 IU/d;≥1岁:2 000 IU/d
Somnath 2017[11] 78/76 2个月至5岁 总用量100 000 IU,口服 ②③④⑤⑥
Shamaoon 2018[12] 100/100 2~59个月 总用量100 000 IU,口服 ②④

2.2. 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的Jadad评分结果见表 2。2篇文献评分为满分7分,4篇文献为6分,1篇文献为4分。

2.

纳入文献的Jadad评分

文献 随机序列的产生 随机化隐藏 盲法 撤出与退出 分数
Manaseki-Holland 2010[6] 2 2 2 1 7
Choudhary 2012[7] 2 1 2 1 6
Gupta 2016[8] 2 2 2 1 7
Rahmati 2016[9] 2 1 2 1 6
Rajshekhar 2016[10] 2 1 2 1 6
Somnath 2017[11] 2 2 1 1 6
Shamaoon 2018[12] 2 1 0 1 4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工具对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图 1。本Meta分析所纳入的研究均进行了适当的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结果测量者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及其他偏倚风险大部分均较低或不清,其中2篇文献[11-12]的研究对象及方案实施者未实施盲法。

1.

1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疾病恢复时间

3篇文献[6-8]报道了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恢复时间,各研究间异质性低(I2=12%,P=0.32),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疾病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2,95%CI:-5.74~3.70,P=0.67),见图 2

2.

2

两组疾病恢复时间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2. 住院时间

4篇文献[7-8, 11-12]报道了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各研究间异质性低(I2=44%,P=0.15),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6,95%CI:-4.90~7.02,P=0.73)。根据对照组是否加用安慰剂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有安慰剂组:P=0.56;无安慰剂组:P=0.64)。见图 3

3.

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3. 退烧时间

4篇文献[7-9, 11]报道了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退烧时间,各研究间异质性低(I2=0%,P=0.4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退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66,95%CI:-2.44~5.76,P=0.43)。根据对照组是否加用安慰剂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退烧时间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有安慰剂组:P=0.21;无安慰剂组:P=0.35)。见图 4

4.

4

两组退烧时间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4. 疾病复发率

4篇文献[6, 8, 11-12]报道了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疾病复发率,各研究间异质性显著(I2=70%,P=0.02),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2,95%CI:0.46~1.12,P=0.14)。根据对照组是否加用安慰剂进行亚组分析,亚组分析中各研究间异质性有所减小(有安慰剂组:I2=58%,P=0.12;无安慰剂组:I2=56%,P=0.13)。Meta分析结果显示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有安慰剂组:P=0.47;无安慰剂组:P=0.11)。见图 5

5.

5

两组复发率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5. 不良反应率

4篇文献[6-8, 11]报道了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各研究间异质性低(I2=0%,P=0.42),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90~1.66,P=0.20)。根据对照组是否加用安慰剂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有安慰剂组:P=0.35;无安慰剂组:P=0.26)。见图 6

6.

6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6. 病死率

4篇文献[6-8, 11]报道了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各研究间异质性低(I2=0%,P=0.67),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死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23~4.45,P=0.98)。根据对照组是否加用安慰剂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有安慰剂组:P=0.98)。见图 7

7.

7

两组病死率比较的Meta分析森林图

2.4. 敏感性分析

各个结局指标中,只有疾病复发率异质性显著(I2=70%,P=0.02)。为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对此结局指标采用逐一剔除文献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Shamaoon等[12]的研究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17%,P=0.30)。分析此文献,其Jadad评分最低,仅为4分,其余文献的Jadad评分均为6分或7分。剔除Shamaoon等[12]的文献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疾病复发率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RR=0.85,95%CI:0.72~1.01,P=0.07),见图 8

8.

8

两组复发率敏感性分析森林图

3. 讨论

本研究在回顾既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V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进行了客观评价,纳入的文献均为Jadad评分≥4分的高质量文献。本研究共纳入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疾病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退烧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肺炎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及病死率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这与Das等[13]的系统评价分析结果一致。因此,本Meta分析认为VD辅助治疗对儿童肺炎的疗效没有明显作用。

本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中,有1篇文献[10]的结局数据无法行Meta分析,故仅在此进行描述性分析。这篇文献指出,短期补充VD对儿童肺炎的缓解时间无明显作用。Rahmati等[9]的研究报道,V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但此结局指标在本Meta分析所纳入的文献中仅这一篇予以报道,因此未对此指标进行Meta分析。

关于结局指标的异质性,本研究所观察指标中只有疾病复发率的异质性是显著的。对于该指标,根据对照组是否应用安慰剂进行了亚组分析。亚组分析中各研究间异质性有所减小,Meta分析结果显示VD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疾病复发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剔除文献质量相对较低的文献[12]后,异质性显著降低,但Meta分析仍显示两组疾病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Meta分析的局限性: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研究背景和干预条件,此外,各研究中研究对象肺炎的严重程度、VD补充用量和时间及治疗前VD水平等也可能对结局指标产生影响,但由于纳入文献较少,未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

综上所述,本Meta分析研究显示,VD辅助治疗不会影响儿童肺炎的疾病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退烧时间,也不会减少儿童肺炎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及病死率。由于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进行亚组分析,以更全面了解VD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Biographies

穆世茵, 女, 硕士研究生, 医师

Zou Y-X, Email: xue11235813@163.com

References


Articles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