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logoLink to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 2020 Feb 25;22(2):96–99. [Article in Chinese]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20.02.003

湖北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建议(试行第一版)

Recommend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in Hubei (Trial version 1)

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 武汉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 湖北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PMCID: PMC7390014  PMID: 32051073

Abstract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疫情持续蔓延,全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目前国内儿童感染确诊病例14例(年龄6个月~14岁,含武汉5例)。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儿童2019-nCoV感染的临床管理,降低发病率,减少重症病例发生,结合近期国内外资料,制定本诊疗建议。

Keywords: 新型冠状病毒, 诊断, 治疗, 儿童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及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且已发现儿童病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宣布将该病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和世界卫生组织“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制定湖北省儿童2019-nCoV感染诊疗建议(试行第一版),供临床诊治参考。

1. 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 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 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 96 h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 d。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 -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L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 流行病学特点

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1月29日,2019-nCoV感染在全国确诊6 081例(其中湖北确诊3 554例),死亡132例。武汉为主要确诊和重症病例所在地,确诊1 905例,其中发现儿童感染者5例。中国以外的泰国、日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泊尔、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均已出现确诊病例,且病例多有武汉居住或旅行史,武汉市以外地区的感染病例多数为与武汉市旅行相关的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目前发现的病例男女比例为1.16 : 1。年龄中位数为49岁,范围为6个月至96岁。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儿童感染确诊病例14例(含武汉5例),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6个月至14岁。潜伏期一般为3~7 d,最长不超过14 d。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母-婴传播。

3. 2019-nCoV感染的临床特点

3.1. 临床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和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起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儿童病例数报道较少,临床症状多较轻。武汉确诊的5例2019-nCoV感染患儿病前均有疑似及确诊2019-nCoV感染成人病例接触史,因发热、咳嗽或乏力就医,胸部CT提示毛玻璃样改变或双肺纹理增强,咽拭子2019- nCoV核酸检测阳性。大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儿童暂无死亡病例。

3.2. 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进行性减少。

3.3. 胸部影像学

疑似病例伴有呼吸道症状应尽早行胸部X线检查(儿童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注意甄别)。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和/或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儿童轻症感染病例胸部CT可以无明显异常病变。

4. 病例定义及分类

4.1. 疑似病例

同时符合以下2条: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 d内曾经接触过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特指湖北省内)。

(2)临床表现:①发热、乏力、干咳,部分患儿可以无发热或低热;②可出现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③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④没有其他病原学可以完全解释的临床表现。

4.2. 确诊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2019-nCoV高度同源。

4.3. 确诊病例临床分型

(1)单纯性感染和隐性感染:仅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鼻塞、乏力、头痛、肌痛或不适,无脓毒血症或呼吸急促表现。病原学阳性未出现临床症状者为隐性感染。

(2)轻症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炎症变化,不伴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重症肺炎的表现。

(3)重症肺炎:发热、咳嗽,伴有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2月龄:呼吸≥ 60次/min;2~12月龄:呼吸≥ 50次/min;1~5岁:呼吸≥ 40次/min),以及以下任一条:①中心性发绀或者不吸氧情况下SpO2 < 92%;②严重呼吸衰竭:如喘息、严重吸气三凹征;③婴儿喂养困难,嗜睡或意识不清、惊厥。

(4)ARDS:①新发或已有临床症状1周内,呼吸道症状恶化;②胸部影像学(CT或肺部超声)双肺呈磨玻璃影表现;③排除心力衰竭或液体超负荷的呼吸衰竭;④氧合障碍:BiPAP或CPAP ≥ 5 cm H2O,PaO2/FiO2 ≤ 300 mm Hg或SpO2/FiO2 ≤ 264。

可根据氧合指数[OI=FiO2×平均气道压(Paw)×100/PaO2]或脉氧饱和度指数[OSI=FiO2×Paw×100/SpO2]判断ARDS的病情程度。轻度ARDS (有创通气下):4 ≤ OI < 8或5 ≤ OSI < 7.5;中度ARDS (有创通气下):8 ≤ OI < 16或7.5 ≤ OSI < 12.3;重度ARDS (有创通气下):OI ≥ 16或OSI ≥ 12.3。

(5)脓毒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同龄人正常值第5百分位值或2个标准差)或符合以下中的2~3条:意识状态改变;心动过缓或过速(婴幼儿心率 < 90次/min或>160次/min,儿童心率 < 70次/min或>150次/min;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延长(>2 s)或血管扩张伴脉搏细弱;呼吸急促;皮肤花斑、紫癜性皮疹或瘀斑;血乳酸升高;少尿;体温过高或过低。

5. 鉴别诊断

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鉴别,以及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

6. 治疗

6.1.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所有疑似病例,需要就地医学隔离。隐性感染和轻症患者可在门诊隔离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门诊隔离应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居家隔离观察患儿,要求其一旦出现任何疾病的恶化表现应立即返回医院。重症病例应尽早入院治疗。对合并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应收入ICU治疗。

6.2. 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指脉氧饱和度等。

(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必要时行血气分析,复查胸部影像学。

(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对低氧血症患儿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必要时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注意处理2019-nCoV感染患儿的氧气接口时,应做好接触预防措施。

(4)抗病毒治疗:儿童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有报道推测对其他RNA病毒有效的药物可能对本病有效,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儿童合适的剂量、疗程及作用机制尚待探索研究。对危重症患儿参考成人用药,轻症可选用干扰素雾化。

(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严格限制早期缺乏细菌感染时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6)糖皮质激素治疗:由于缺乏有效证据及可能产生的危害,除非特殊原因,应避免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

(7)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轻症病人不建议使用,若发生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选择使用。

6.3. 重症病例的治疗

(1)治疗原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2)呼吸支持:患儿出现呼吸窘迫、氧疗无效时,应考虑呼吸衰竭。可使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O)或无创通气(NIV)。如果患儿在短时间(约1 h)后严重恶化或无法改善,应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插管应避免空气传播。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小潮气量(4~8 mL/kg)和低平台压力(≤ 28 cm H2O)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必要时采取俯卧位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治疗。

(3)循环支持:重症肺炎并发脓毒性休克时,有条件情况下先行容量状况评估或容量反应性试验,根据评估结果行容量复苏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没有条件行容量评估时可先予以生理盐水20 mL/kg,如果休克不改善或加重,应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治疗期间密切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7. 预检分诊:识别和分流2019-nCoV患儿

7.1. 分诊

在流行季节,随着感染人群增加,应避免发热门诊患儿聚集产生二次感染。有条件医疗机构可与辖区基层社区卫生院联合建立发热监测哨点,对轻、重症儿童进行快速识别。对危重症或潜在危重症儿童,在防护设施车辆保障下转运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对自行前往定点医院就诊患儿,按目前发热门诊流程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

早期识别重症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治疗,快速、安全地转入ICU。对于轻症患儿,除非临床考虑有快速加重的可能,可居家隔离观察,一旦出现任何疾病的恶化表现应立即返回医院。

7.2.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患儿一旦进入医院,就应启动感控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注意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患儿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不完整的皮肤等;预防针刺伤或者切割伤,做好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及环境的清洁等。

8. 病例的发现、报告与隔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辖区疾控中心,如不能诊断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所致的病毒性肺炎,应当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检测。

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 d),方可排除。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可疑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期为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效防护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 d。

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医学观察期间,由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填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则立即向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察。

9. 注意事项

(1)目前没有证据证实2019-nCoV感染分娩的孕产妇是否存在母-婴传播,对感染期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应隔离观察,同时采集咽拭子检测,连续2次阴性,1周内未出现临床表现者方可解除隔离。

(2)目前儿童病例报告较少,并且表现较轻,但随着疫情发展,有可能出现病例增加和重症病例。还要注意儿童隐性感染病例监测。如患儿有2019-nCoV感染患者接触史,应行咽拭子检测。

执笔:赵东赤、金润铭、刘智胜、尹薇

参加编写专家(按单位和姓氏拼音排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方峰、刘铜林、舒赛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刘智胜、陆小霞、尹薇、张芙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白燕、金润铭、张志泉、郑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吴亚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姜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杨璞、赵东赤)

志谢:本诊疗建议的编写得到龚四堂、刘丽(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郑跃杰(深圳市儿童医院)、王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5位教授的协助与指导,特此志谢!

Biography

金润铭,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Email:jinrunm@qq.com;刘智胜,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Email:liuzsc@126.com;赵东赤,男,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Email:zhao_wh2004@hotmail.com

Jin R-M, Email: jinrunm@qq.com


Articles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are provided here courtesy of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