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2019年12月30日收治 1 例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49 岁男性患者,该患者有慢性肾炎病史 10 年,1 个月前因肾功能衰竭开始透析治疗,入院后急诊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入院 2 周并发因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随即转入隔离病房,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祛痰、清热解毒、床边移动透析机床边透析及全身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经过 2 周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精神状态可,无发热、咳嗽、喘气等不适,食欲可;右下肢伤口干燥,无明显渗出,右下肢及右足感觉、运动功能逐渐恢复。该病例少见、症状重、诊治困难,是目前报道的首例骨科手术后并发新冠肺炎的病例。
Keywords: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一氧化碳中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Abstract
A 49-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right leg caused by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was admitted on December 30, 2019. The patient had a 10-year history of chronic nephritis and began dialysis treatment due to renal failure 1 month ago. Emergency surgical decompression for compartment syndrome was performed after admission. Two weeks later,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aused by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 Then, 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the isolation ward, where he was given anti-infection, anti-virus, expectorant,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 drugs, bedside dialysis, and nutrition support symptomatic treatment.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 is getting better, with no fever, cough, wheezing, and other discomfort. Meanwhile, the sensory and motor functions of right lower limb recovered gradually. This case is rare, severe, and difficult to diagnose and treat. It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Keywords: Compartment syndrom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2019 年 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因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于2019年12月30日收治 1 例一氧化碳中毒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该患者于治疗期间并发新冠肺炎,经过多学科全力救治后恢复良好。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49 岁。因“右下肢肿胀 1 d”入院。入院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急性病容,右小腿肿胀明显,较左侧明显增粗,皮肤张力较高。1 d 前因煤气泄漏致意识不清,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经过输液、脱水、营养脑神经及高流量氧疗处理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缓解,但右小腿肿胀持续加重,遂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一步治疗。既往病史:慢性肾炎病史 10 年,无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病史;1 个月前因肾功能衰竭开始透析治疗。
入院后专科体检:右小腿皮温低、感觉减退;肿胀明显,触诊张力较高;踝关节、足趾呈屈曲状态,肌力 1~2 级;足背动脉搏动微弱。胸部 X 线片示双肺野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生化检查:血清肌酸激酶 8 450 U/L、乳酸脱氢酶 3 58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1 001.2 ng/L,均明显升高;肾功能不全,肌酐、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急诊 B 超示右大腿中下段、小腿肌层增厚,回声增强,肌纹理模糊。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一氧化碳中毒。
诊断明确后,急诊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中于右小腿内侧和外侧分别作纵行切开,长约 20 cm,探查见骨筋膜室内张力较高,其中腓肠肌、比目鱼肌水肿严重,呈灰红色,电刺激后轻微收缩;小腿外侧肌群及前侧肌群活力稍好,呈深红色,电刺激肌肉可收缩。彻底减压后,封闭式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覆盖创面。术后加强抗炎、消肿止痛、营养脑神经、面罩高流量持续吸纯氧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 2 周患肢肿胀逐步减退,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恢复,肌力恢复至 3 级;拆除 VSD 敷料,清洗切口,凡士林纱布覆盖,待切口干燥后,二期植皮修复创面。
入院 2 周后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胸闷、喘气,以午后发热多见,体温不超过 38.5℃,伴咳嗽、咳痰,痰少。1 周后病情恶化,肺部 CT 检查示:双肺多发斑片状实变影及磨玻璃影,上叶为甚,沿支气管周围分布,部分位于胸膜下;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双下肺叶节段性不张(图 1)。生化检查示:白细胞 11.8×109/L,增高;淋巴细胞 0.7×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 5.9%,明显下降;甲流/乙流(—),9 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 1 型、腺病毒、Q 热立克次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A、流感病毒 B 和副流感病毒 1、2、3)IgM 检测均为阴性。新冠肺炎核酸 PCR 检测阳性,经专家组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随即转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隔离病房治疗,给予抗感染(莫西沙星针+头孢他啶针)、抗病毒(阿比多尔、更昔洛韦针等)、祛痰(氨溴索)、清热解毒(喜炎平注射液)、床边移动透析机床边透析及其全身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经过 2 周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精神状态可,无发热、咳嗽、喘气等不适,食欲可,伤口干燥,无明显渗出,右下肢及右足感觉、运动功能逐渐恢复(肌力 4 级)。
图 1.
CT examination of lung at 21 days after admission
患者入院 21 d 肺部 CT 检查
2. 讨论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多见于前臂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前者多见,后者临床上少见。其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彻底切开筋膜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一旦 5P 征同时出现,提示神经肌肉已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1-3]。切开减压要彻底敞开受累骨筋膜室,解除室内高压,阻断缺血-水肿-缺血恶性循环。切开减压后,血循环得到改善,大量坏死组织、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毒素等进入血液循环,可导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血液透析可清除进入血液循环中的毒素,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纠正体内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此外,术后配合适度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首诊医生在做好急救的同时,要重点关注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末梢血液循环、肢体疼痛、肿胀等情况,及时排查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本例患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机制:① 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横纹肌溶解,筋膜间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及神经缺血、缺氧;②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 COHb,既不能携带氧,又使血氧不易释放,加重了组织缺氧;③ 压迫性肌肉坏死,右下肢长时间受压会使肌肉缺血、肿胀,使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与进展;④ 该患者有肾功能衰竭病史,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的潴留,水、电解质酸碱紊乱,致使红细胞被破坏或寿命缩短,加重组织细胞缺血、缺氧[4-5]。
新冠肺炎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腹泻症状。肺部 CT 和呼吸道标本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是目前此病的主要辅助检查方法。新冠肺炎尚无针对性有效治疗方法,其基础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氧、水、电解质等内环境的稳定;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无效,建议慎用,只有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主要包括 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抗病毒药物,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此外,氧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等措施。从目前临床报道来看,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Huang 等[6]通过对 59 例可疑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及病原学检查,其中 41 例确诊为新冠肺炎;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32% 患者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且伴发合并症的中老年患者更易感染 2019-nCoV。
当前,新冠肺炎蔓延肆虐,广大市民居家不能外出,密闭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中毒会更重,故应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本例患者情况少见,症状重、诊治困难,是目前报道的首例骨科手术后并发新冠肺炎的病例,经过积极救治获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由于新冠肺炎传染性比较强,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务必做好以下几点:① 患者入院前,必须检测体温、肺部 CT、血常规(含 C 反应蛋白),必要时核酸检查,筛查新冠肺炎;② 至多允许 1 名家属陪同,家属也必须筛查新冠肺炎;③ 无论对确诊还是疑似患者都必须一视同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在独立专用隔离手术室里进行手术(参照骨科气性坏疽手术规程);④ 手术人员必须按严密隔离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在全面防护条件下为患者实施手术;⑤ 术后妥善隔离患者,按规程严格处理手术器械及物品,对专用手术间进行全面消杀;⑥ 对处于病毒潜伏期的患者,术后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隔离病房,原病房需做好消毒隔离,所有手术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均须隔离观察,并进行新冠肺炎排查相关检查。
作者贡献:杨平负责文章撰写;段祥林负责观点形成;伍振威负责实验设计、资料收集;周青山参与资料收集;吴星火负责课题设计构思、观点形成、论文修改。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在课题研究和文章撰写过程中不存在利益冲突。
References
- 1.蒋军, 沈海琦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研究新进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22(6):524–526. doi: 10.3969/j.issn.1672-9935.2007.06.044. [DOI] [Google Scholar]
- 2.李永波, 凌彤, 马金忠, 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 1995;15(3):174–176.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4.03.012. [DOI] [Google Scholar]
- 3.孙士锦, 姚元章, 麻晓林, 等 负压封闭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4;18(2):163. doi: 10.3321/j.issn:1002-1892.2004.02.027. [DOI] [Google Scholar]
- 4.邹立华, 李梅笑, 李惠, 等 一氧化碳中毒致骨筋膜室综合征 1 例. 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6):1033.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8.06.040. [DOI] [Google Scholar]
- 5.菅向东, 张玲, 楚中华, 等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几种特殊并发症的诊治.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7;20(1):41–43. doi: 10.3969/j.issn.1002-221X.2007.01.017. [DOI] [Google Scholar]
- 6.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Lancet, 2020. [Epub ahead of print]